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托诺尼揭秘大脑意识之谜:整合信息理论引发科学界争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托诺尼揭秘大脑意识之谜:整合信息理论引发科学界争议

引用
腾讯
10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28A03JCD00?media_id=&openApp=false&suid=&web_channel=wap
2.
https://neu-reality.com/2024/12/iit-pseudoscience/
3.
https://alleninstitute.org/division/consciousness/
4.
http://fayu.zaixian-fanyi.com/fan_yi_3795454
5.
https://kinesiology.education.wisc.edu/research/exercise-psychology-lab/cook-lab/cook-lab-info/
6.
https://wiki.mbalib.com/wiki/%E4%BF%A1%E6%81%AF%E6%95%B4%E5%90%88%E7%90%86%E8%AE%BA
7.
http://www.dictall.com/st/33/98/3398914F14A.htm
8.
https://dblp.org/pid/59/1232.html
9.
https://www.najafilab.org/
10.
https://www.iit.wiki/

2023年9月,一封由124名研究人员联署的公开信在意识科学界引发轩然大波。这封信直指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整合信息论(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简称IIT)——应被视为“伪科学”。这一指控不仅震动了学术界,也引发了公众对意识本质这一深奥问题的广泛关注。

01

从大脑到意识:IIT的核心主张

整合信息理论由威斯康辛大学神经科学家朱利奥·托诺尼(Giulio Tononi)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他与诺贝尔奖得主杰拉尔德·埃德尔曼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合作。这一理论颠覆了传统的神经科学研究方法,提出了一种“意识优先”的研究范式。

IIT的核心观点是:所有意识体验都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特征——整合性和信息性。每一种有意识的体验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同时又包含了大量信息。基于这一认识,托诺尼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假设:意识的存在与否,可以通过一个名为Phi的数学量来量化。

02

Phi值:意识的数学度量

在IIT框架下,Phi值被用来衡量一个系统整合信息的能力。理论认为,只要系统的Phi值大于零,那么这个系统就具有某种程度的意识。这一观点打破了传统上将意识仅限于生物大脑的观念,暗示即使是简单的非生物系统,如计算机电路,也可能拥有极其微弱的意识。

这一主张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一方面,它似乎支持了一种受限的泛灵论观点,即万物皆有意识;另一方面,它也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科学框架,来检测和量化不同系统(包括人工智能)的意识水平。

03

争议与批评:IIT的科学性之辩

IIT的反直觉性和深奥的数学本质,使其自提出以来就饱受争议。批评者认为,该理论过于依赖无法验证的假设,特别是其泛灵论的暗示,这与科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相悖。

然而,支持者则指出,IIT符合科学理论的基本要求:它能够产生可检验的预测,具有解释和预测能力。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即使某些方面难以直接验证,但只要理论整体能够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就仍然属于科学范畴。

04

意识研究的未来:IIT的启示

尽管IIT存在诸多争议,但它无疑为意识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这一理论不仅挑战了传统的神经科学观点,还为探讨人工智能是否可能拥有意识提供了新的视角。

正如一位评论者所言:“IIT的泛灵论含义的确不同寻常,但它并不等同于泛灵论。一种理论可能会产生奇怪的、也许是无法检验的后果,但这并不等于它属于伪科学。”这一观点或许道出了科学探索的本质: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既要勇于质疑,也要谨慎判断。

托诺尼的整合信息理论,无论最终是否被证实,都已经在意识研究的漫长征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提醒我们,人类对意识的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而科学探索的道路,永远是在争议与质疑中不断前行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