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年轻人网贷逾期:困境与破解之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年轻人网贷逾期:困境与破解之道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10
来源
1.
https://news.cctv.com/2024/07/02/ARTISkzV12h0XpVH7ZaP60Yx240702.s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5-01-21/doc-ineftwev7846112.shtml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6B2MMAT05319YKA.html
4.
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caiyan/ksh/256.htm
5.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474/8361352?from=wj_maintab_cate&zh-cn
6.
https://m.qqddc.com/qiye/yqzhishi/679073.html
7.
https://m.qqddc.com/qiye/baiye/yqpt/316721.html
8.
https://www.ccn.com.cn/Content/2025/01-22/1549355034.html
9.
https://www.nfra.gov.cn/cn/view/pages/governmentDetail.html?docId=1195616&itemId=861&generaltype=1
10.
https://www.nfra.gov.cn/cn/view/pages/ItemDetail.html?docId=1176142&itemId=915

“每月要还2000多元,现在几乎每天都要依靠药物才能入睡。”这是90后女孩张保在面对网贷债务时的真实处境。像她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根据《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在中国年轻人中,实质负债人群约占整体年轻人的44.5%。从大学生到职场新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陷入网贷逾期的困境。

从消费到困境:年轻人为何深陷网贷

年轻人接触网贷的初衷往往很简单:买一件心仪的衣服、购买电子产品、支付培训费用……以林芳为例,这位25岁的浙江女孩最初只是想和别人一样买漂亮衣服、化妆品以及外出旅游,便在网贷平台上借钱,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多个平台留下了她的“足迹”,即便每月不吃不喝,也要三四年才能还清。

而00后程超则是因为外债压力,看到各种宣称“免手续、低利息”的网贷广告后,选择了借贷。没想到最后钱没按时还上,平台的催债电话竟打到了家里,迫使家人饱受电话轰炸。

这些案例揭示了年轻人陷入网贷的几个主要原因:

  1. 超前消费观念: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许多年轻人追求即时满足,缺乏理性消费观念。
  2. 平台诱导:网贷平台通过低门槛、快速放款等手段吸引用户,甚至主动推销贷款产品。
  3. 金融知识匮乏:许多年轻人对金融产品缺乏了解,容易被表面的“低利率”迷惑。

网贷平台:陷阱重重的借贷之路

年轻人“困”在网贷里的,不止因为自身没有清醒、理性的判断,还有网贷平台的各种套路。对于初入社会、还没有稳定收入与存款的年轻人来说,逾期危机往往一触即发。危机之下,一些还不起网贷的年轻人往往会选择以贷养贷,结果越陷越深,个人信息也不再是隐私,最后可能遭遇暴力催收。

江睿回忆,起初,她还能按时还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债务逐渐增加,为了填补漏洞,江睿开始不断申请新的贷款,短短一年时间便先后在9个网贷平台借款,“拆东墙,补西墙”,原本8000元的债务变成了8万余元,陷入了恶性循环。“有一段时间,好像所有平台都知道我很需要钱,会有不同的平台打电话给我推销贷款产品。我就安慰自己,先不想了,能还一个月是一个月。”

“还有平台问我要不要租机,就是租商家的手机去贷款,然后贷款人把钱打给租机的人。”江睿说,这些推销电话通常会着重宣传自己借款容易、下款快,不会提及平台的合规性。到后来,由于借的钱太多、涉及的平台太多,她找不到合适的平台借款了,可还款日期逼近,她不得不一次性使用了3个租机平台。江睿不知道的是,她遇到的租机模式,在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发布的案例中,已被认定为“套路贷”。

张保也还不上钱了,她同样选择以贷养贷,最后催收电话打到家里去了。因其中1个月没按时还款,网贷平台直接把电话打到她80多岁的外婆那里。“我吓得发抖,连忙跟外婆说这是诈骗电话,从此再也不敢逾期了。”张保说,有了这次经历后,她对逾期被爆通讯录的恐惧愈发强烈,一旦到了还款日前,手上没钱还,她就开始更加疯狂地以贷养贷。她使用了多个网贷平台,从最开始的两三个月一次贷款,到后来一个月一次。

其间,有不少平台极力向她推销网贷额度。“有平台经常给我打电话,告诉我还有多少额度、推广他们的减息福利,有平台会告诉我借款满1万元有福利,以此激励我去继续借贷。”张保说,她还遭遇过“砍头息”,有次某平台宣称能一次性贷款十几万元,却在放款前以“银行卡卡号写错导致冻结”为由,让自己额外支付数千元费用解冻,结果这笔钱交上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张保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自己陷入了恶性循环,也想克制自己借网贷的欲望。她不断地卸掉手机上的网贷平台,可到了还款日,还是狼狈地又装上了。她估计自己欠了20多万元,但她不敢记账,也不敢细想来龙去脉。

监管重拳出击:整治网贷乱象

面对日益严重的网贷乱象,监管部门正在积极行动。近期,各应用商店应监管要求针对贷款类App展开排查,重点整治违规放贷、高利贷、暴力催收等问题。

在政策层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包括《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的通知》等,旨在加强金融机构的数据安全和移动应用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

同时,监管部门对P2P平台开展小贷业务进行严格监管,要求年化利率不得超过36%。这一举措有效遏制了高利贷现象,保护了借款人的利益。

破解困局:多方合力共筑防线

要解决年轻人网贷逾期问题,需要个人、平台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

  1. 个人层面: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提高金融素养,了解借贷风险;遇到困难及时与家人沟通,寻求帮助。

  2. 平台层面:加强自律,严格遵守监管要求;提高审核门槛,防止过度借贷;改进催收方式,禁止暴力催收。

  3. 监管层面: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建立个人信息数据共享机制,防范多头借贷;开展常态化金融教育,提高公众金融素养。

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不应被网贷问题所困扰。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我们有望为年轻人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理性的金融环境,帮助他们远离网贷陷阱,实现人生梦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