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际反家庭暴力日:如何修复受家暴影响的亲子关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际反家庭暴力日:如何修复受家暴影响的亲子关系?

引用
澎湃
9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64304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REP31C051496VC.html
3.
https://m.huxiu.com/article/3360477.html
4.
https://www.moj.gov.cn/pub/sfbgw/zwgkztzl/xxxcgcxjpfzsx/fzsxyw/202501/t20250113_512920.html
5.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healthy-lifestyle/adult-health/in-depth/domestic-violence-against-men/art-20045149
6.
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06/t20240627_2111215362.html
7.
https://www.wcfarkansas.org/zh-CN/effects-on-children/
8.
https://www.churchchina.org/archives/240906.html
9.
https://www.mfa.gov.cn/zyxw/202412/t20241218_11497535.shtml

11月25日是联合国确立的“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家庭暴力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身心创伤,也严重影响了亲子关系。目睹父母之间的暴力行为,孩子会经历恐惧、无助等心理反应,甚至产生长期的心理问题。为了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心灵暗夜,需要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鼓励他们表达内心感受,并提供情感支持。妇联、社区以及儿童庇护中心可以为孩子们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共同营造一个无暴力的成长环境。

01

家庭暴力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家庭暴力对儿童的影响是深远的。研究表明,即使没有直接的身体伤害,目睹家暴也会对儿童造成严重影响。他们更容易出现情绪、社会和发育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在校不良表现、攻击性行为和自卑心理的风险也会增加。

在一项针对家庭暴力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长期生活在暴力环境中的儿童,大脑区域胼胝体、海马回、前额叶的结构和功能会受到损害,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下降以及智力受损等问题。此外,这些儿童在面对压力时,大脑中负责情绪调节的区域活动异常,使得他们更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02

修复受家暴影响的亲子关系

不良的亲子关系会导致儿童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抑郁、焦虑等内化问题。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和健康时报共同发布的《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中提到,亲子关系位于引发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七大主因的第一位。在养育过程中,有些专制型父母什么都要孩子听命于自己,哪怕孩子上了大学,也没有太多机会对人生的重要选择作决定,一旦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就会责骂甚至体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孩子失去对自我的控制感,他们会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绪,久而久之导致不良情绪问题的产生;而且,一旦孩子被剥夺作出有意义选择的能力,他们就可能变得焦虑,爱发脾气,甚至自暴自弃。由此,专制型父母的过度干涉、严厉惩罚不仅会使得亲子关系变得僵硬和疏离,还会导致儿童出现抑郁、焦虑等内化问题。

亲子关系是孩子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人际关系,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关键性影响。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父母的良好互动,儿童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合作以及解决冲突的技巧,然而不良的亲子互动经验使得儿童缺乏学习必要的社交技能的机会,比如他们不知道如何与同伴进行良好的互动,如何解决与同伴之间的分歧,这可能会导致他们遭遇同伴排斥。另外,儿童在亲子关系中缺乏温暖和支持时会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更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不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此外,缺乏父母支持、压力过大或常常受到批评的儿童,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容易受损,进而会影响他们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而且那些长期生活在冷漠、冲突环境中的儿童可能很难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情绪,而情感或情绪的表达对于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亲子关系的质量还与儿童的认知能力有关,不良的亲子关系是造成儿童认知发展迟缓的不利因素之一。例如,心理学研究考察了亲子关系对孩子学习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亲子冲突越明显,孩子的学习品质就越差,注意力也越差。在网上经常看到家长给孩子辅导作业时情绪失控,甚至被气到晕厥、心脏病发作的新闻,父母在学业参与过程中的不良情绪状态不仅会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长期遭受父母语言暴力的孩子,大脑区域胼胝体、海马回、前额叶的结构和功能会受到损害,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下降以及智力受损等问题。同时,儿童自身的情绪状态也可以影响他们的认知功能,不良的亲子互动会给孩子带来消极情绪,感到烦躁、不安、紧张或沮丧,这会使他们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将信息编码到记忆中,从而造成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等问题产生。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家庭暴力、虐待、冷漠或情感忽视与儿童青少年的自伤和自杀等极端危机事件紧密关联。自伤是自杀的最重要的前端因素之一,已成为威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最大隐患。儿童青少年的自伤会导致他们进一步的身体和情感伤害,从而增加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的风险。一项心理学研究考察了父母的照顾不足和过度控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关系,结果发现缺乏父母照顾与自杀显著相关。虽然不良亲子关系不是儿童青少年自伤和自杀的唯一风险因素,但被认为是儿童青少年自伤和自杀行为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自伤和自杀被视为是儿童青少年应对不良亲子关系的一种逃避方式,当儿童面临忽视、冲突或暴力的亲子关系时,他们可能产生绝望、内疚和自我责怪的情绪,最终导致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产生。

当前许多家庭中亲子关系问题频发,导致亲子关系裂痕的产生,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原因分析。受“面子”文化影响,个人的价值感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上,同时父母要对孩子的发展负责这一观念被过分强调,认为孩子的优秀表现尤其是孩子优异的学习成绩,是孩子最佳发展的标志,而孩子发展好最能体现自己对孩子养育的成功。因此,我国父母的价值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孩子的表现,当孩子取得成功时,父母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当子女失败时,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便会随之下降。为了确保孩子能够实现他们设定的期望,获取自身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感,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可能会过度控制孩子的生活和选择,这种控制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还会破坏亲子关系的质量。此外,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表现直接影响到父母的自尊和幸福感时,孩子可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情感压力,这种压力可能导致孩子不敢展示真实的情感和需求,使得孩子难以建立健康而积极的自我认同。

当今社会的父母普遍存在养育焦虑,情绪具有极大的传染性,这种养育焦虑的情绪会使得整个家庭氛围变得紧张和压抑,从而影响亲子关系的亲密与和谐。央视网发布的《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2020—2021)》的结果显示,父母对子女教育感到焦虑的比例高达36%。“邻家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等观念抓着每一位父母的心,不甘人后的养育焦虑催生了所谓的“虎妈”“狼爸”和“直升机妈妈”,使得我国基础教育不断出现内卷和内耗的现象。与此同时,在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的裹挟下,焦虑的父母更容易产生灾难化思维,将事情的不良后果灾难化,无形之中放大了孩子一言一行的重要性,似乎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会与他们未来的命运紧密相关,因此焦虑的父母密切监控孩子的一切,以确保孩子行走在成功的道路上。这种高焦虑和高控制的家庭氛围,不仅会让孩子产生压抑的负性情绪,也会影响亲子之间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联结。

父母不恰当的沟通方式容易引发亲子冲突,从而降低亲子关系的质量。绝大部分父母是爱孩子的,可是由于缺乏恰当的沟通方式,很多孩子却没能接收到爱的信号,导致亲子沟通不畅的常见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是父母仅关注学习。学业永远是父母最关心的事情,“除了学习,没什么话讲”是很多家庭中亲子沟通的常态,父母对学习的过度关注会让孩子感受到压力和厌烦,生活变得单向和枯燥。二是

要修复受家暴影响的亲子关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1. 保证儿童的安全感:首先需要确保儿童不再处于暴力环境中,可以通过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如妇联、社区服务中心或儿童庇护中心。

  2. 鼓励表达情感: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通过绘画、写作或与信任的成年人交谈等方式。

  3. 重建信任:通过稳定、可预测的日常生活安排,帮助孩子重新建立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

  4. 专业心理辅导: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系统的心理干预帮助孩子走出阴影。

  5. 家庭教育:对施暴者进行家庭教育和心理辅导,帮助其认识到错误并改变行为。

03

国际反家暴的先进经验

在反家暴的实践中,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法院探索出了一条创新之路。2016年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后,巴南区法院发现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存在知晓度低、申请流程复杂等问题。为此,法院联合公安、妇联等部门建立了“一站式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机制”。

该机制将申请流程从法定的72小时缩短至最快30分钟,受害者在报案后可当场拿到人身安全保护令。自机制建立以来,巴南区法院共受理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818件,签发704件,保护了800余名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这一成功经验已推广至全重庆,并在最高人民法院等机构发布的典型案例中得到认可。它不仅为受害者提供了及时的司法保护,也为全国反家暴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家庭暴力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我们不仅要关注受害者本人,更要重视受家暴影响的儿童,帮助他们重建健康的人际关系,重获生活的希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消除家庭暴力,让每个家庭都成为幸福的港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