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旭华院士:以身许国的核潜艇之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旭华院士:以身许国的核潜艇之父

引用
网易
11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PQEBPL05129QAF.html
2.
http://cpc.people.com.cn/n1/2024/0802/c443712-40290946.html
3.
https://www.guancha.cn/huangxuhua/2025_02_07_764285.shtml
4.
http://www.chinaql.org/n1/2024/1113/c420278-40360517.html
5.
https://www.ctdsb.net/c1716_202502/2367835.html
6.
https://finance.sina.cn/2025-02-07/detail-ineirsea0654228.d.html
7.
https://www.workercn.cn/c/2025-02-07/8449710.shtml
8.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56135
9.
https://www.nfnews.com/content/lyKYLBMl65.html
10.
https://www.nfnews.com/content/voDrBwzG3w.html
11.
https://www.ctdsb.net/c1716_202502/2367849.html

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这位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科学家,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家精神。

01

从零开始的核潜艇事业

1958年,面对西方国家的“核讹诈”,毛泽东主席发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伟大号召。这一年,34岁的黄旭华接到秘密调令,来到北京参加“核潜艇总体设计组”工作,成为最早研制核潜艇的29人之一。

核潜艇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其研制难度远超常规潜艇。当时,中国在这一领域完全是空白,没有现成的图纸和模型,研究团队对核潜艇的概念也不清晰。黄旭华和他的团队只能一边研究、一边设计、一边生产。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外交官从国外带回两个美国“华盛顿号”舰艇的模型。黄旭华见之如获至宝,他带领团队反复拆卸、安装、复刻、记录,最终画出了基本的设计图。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扎实的学术功底,他们突破了核潜艇最为关键的核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体等7项技术。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长征一号”成功下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这一成就,黄旭华和他的团队仅用了10年时间,远远超前于国外几十年的研制时间。

02

隐姓埋名的30年

为了确保国家机密不泄露,从1958年到1988年,黄旭华一直隐姓埋名,30年未能回家与父母兄弟姐妹团聚。父母多次写信询问他在哪个单位、做什么工作,他总是避而不答。直到父亲去世,他也没能赶回来见上最后一面。

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刊发了一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讲述了一位为研制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隐姓埋名30余年的感人故事。这篇文章被寄到了黄旭华90多岁母亲的手中,老人看完后老泪纵横:“30年了,我30年没见的旭华原来一直在为国家做事情,大家都错怪他了。”

03

以身许国的科学家精神

1988年初,我国核潜艇研制工作迎来关键的深潜试验。尽管试验前已做了三个月的建造复查,所有参试人员仍心存忐忑。已年过花甲的黄旭华毅然决定亲自参与深潜,他说:“深潜不是冒险,我对它有信心。万一还有哪个环节疏漏了,我在下面可以及时协助艇长判断和处置。”

这次深潜试验打破了中国人民海军潜艇史上首位参与深潜试验的核潜艇总设计师的纪录。黄旭华即兴赋诗一首:“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04

永恒的科技强国梦

黄旭华的一生,是为国奉献的一生。他先后获得“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殊荣。面对荣誉,他却谦逊地说:“荣誉不属于我个人,核潜艇是集体的智慧结晶,我作为代表领奖的。”

更令人敬佩的是,黄旭华将个人所获奖金逾千万元捐赠给科研、科普、教育机构,其中1100万元用于设立“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激励着一大批科研工作者继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开拓创新、勇攀高峰。

黄旭华院士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人。在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黄旭华院士的事迹不仅是对科学家精神的最好诠释,也为我们指明了实现科技强国梦的方向。让我们以他为榜样,为科技创新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