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阅读批注完全指南:从基础概念到实践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阅读批注完全指南:从基础概念到实践应用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15H72F0516ALEQ.html

阅读批注是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深度的重要方法。通过在阅读过程中对重点、难点、疑点等内容进行标注和评论,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深入思考。本文将详细介绍批注的定义、分类、具体步骤以及不同类型批注的方法,帮助读者掌握这一实用的阅读技巧。

什么是批注

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即在阅读时将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批注的分类

“批”即批语,包括对段落、层次大意的叙述,对思想内容、观点见解、表达方法等的评论。“注”就是注释,如对难字生词、文章背景等的解释。根据批注位置分有眉批、旁批、夹批、首尾批等。

圈点批注法的注意事项

  1. 固定符号:设定一些圈点和批注的符号。
  2. 圈点:勾画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深有体会之处。
  3. 批注: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4. 反复阅读,圈点批注:每次选择不同的侧重点,由易到难,解决字词疑问,理解重点语句,把握全篇内容。

常见的圈点符号

  • “·” 或 “〇”:表示精警(难词或者精彩词语)之处
  • “?”:表示质疑
  • “△△”:表示强调
  • “——”:表示需要着重领会或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
  • “~~” 或 “﹏﹏”:表示重要语句
  • “‖” 或 “|”:表示段落层次的划分

批注的内容

  1. 注释:对难懂的字词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词义,指明出处。
  2. 提要: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脉络,提示语言特点。
  3. 批语:记录读书时产生的各种思想、见解、疑问。
  4. 警语:标记优美语句、典范引文等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

批注的注意点

  • 语言简洁、精练、通顺,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言简意赅。
  • 在原文旁写真实感受,写不下可用其他纸张。
  • 有什么写什么,不拘一格。
  • 如果准备阅读多次,每次用不同的笔写。

圈点批注的具体步骤

  1. 标注自然段的序号,以便于查找内容。
  2. 粗读文本,初步圈点。
  3. 再读文本,仔细圈点。
  4. 精读文本,细致批注。

做批注的方向

  1. 赏析语言特色:如修辞生动、动词准确、修饰语精当、哲理深刻等。
  2. 评点人物:由外貌到身份,由行为到精神、品质,由事例到命运结局等。
  3. 生发联想:由此及彼,联想类似作品、人物、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
  4. 剖析写法:分析写法的作用,表现手法的艺术性等。
  5. 评判文本:文本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影响价值等。
  6. 质疑问难:结合阅读积累和生活阅历提出心中疑问。

如何做批注

第一、阐释型批注

用批注来阐释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着重解决读懂“写什么”的问题。

  1. 对词语的阐释:勾画含义深刻的词语,写出词语的本义和在语境中的意义。
  2. 对句子的理解: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深层含义。
  3. 对段落的概括:概括段落大意,进而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4. 对主题的把握: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二、赏析型批注

用来欣赏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着重解决读懂“怎么写”的问题。

  1. 词句:词语和句子运用的巧妙之处。
  2. 段落:段落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中的作用。
  3. 篇章:整篇文章在构思和表达上的精妙之处。

例如:

★“没想到今年夏天去四川松潘旅游,在藏龙山上,我真的看到了像瑶池那样神奇的五彩池。”
(“没想到”和“真的”这两个词语,写出了自己看到五彩池惊喜的心情。)

★“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池比作彩带,颜色特别好看;把水池比作镰刀、盘子、莲花和葫芦,形状千奇百怪。读着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三、质疑型批注

用来对原文内容和表达的探究。无论是文章的内容还是表达,对文章进行更深层面的品读。

内容有没有漏洞?
遣词造句是否准确?
有没有更好的表达?
我是作者会怎么写?……

举例:

★“池里的水好看极了,有五种颜色,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
(这里红的、黄的、绿的、蓝的之间为什么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呢?是为了表达池水好看吗?)

第四、补充型批注

这种批注要根据原文的主题和思路,补充相应的内容。

  1. 叙事类文本可以补充人物的言行心理,补充故事发生的场景,补充情节的发展变化等。
  2. 说理性文本,可以补充作者论述的道理,或者补充支撑道理所需的论据等。

第五,感想式批注

由读的内容结合个人阅读积累和生活阅历、生长环境等来批注。

例如: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这里没有介绍谁说话,有的句子甚至不完成,但它却写出了当时情况的紧急和船长的镇定自若。我喜欢这简短有力的对话。)

第六,联想型批注

阅读引起联想,自觉的由文本迁移到文外。有助于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触类旁通, 真正的把知识学活,内化成自己的一种能力。

“牵课内动课外”。联想的内容可以是各种形式的,诗歌、文章、图片、歌曲、视频等等。

例如: 阅读朱自清的《春》,可以用许多古人的诗句进行批注,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用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给《桂林山水》作批注。

读着秦始皇兵马俑那威武雄壮的军阵,联想到辛弃疾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解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用诗人臧克家《有的人》中的诗句作评注。

阐释型批注、赏析型批注、质疑型批注侧重对文本的“读”,是对文本的接受;
补充型批注、感想型批注、联想型批注由“读”转向在此基础上的“写”,是对文本的再创造。其中体现了学生对文本“读—思—悟”的过程。

小结:怎样做批注?

  1. 在哪里批?——自己有感想、见解、疑问的任何地方。
  2. 批什么?——文章字词句段的思想内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艺术效果以及文章的结构、思路等任何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3. 在哪里注?——在不懂或不太懂的地方(如生僻字、熟语、典故等)。
  4. 注什么?——自己通过翻阅工具书等资料查阅到的准确注音、释义、说明等信息。

批注要循序渐进!
批注是你读了文章后的感受或者体会,是你对人物的评价,是你对某些不理解的地方的质疑,是你对文中写作方法的品析,是你对文中语言的深刻解读,是你对留白的补写、对不满意结局的改写、对悬念的续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