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把子肉入选非遗,你学会在家做正宗版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把子肉入选非遗,你学会在家做正宗版了吗?

引用
澎湃
9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06870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12A085O800
3.
https://www.guancha.cn/EErJin/2024_07_05_740417.shtml
4.
https://www.sohu.com/a/775904688_121650613
5.
https://m.dezhoudaily.com/shandong/p/1676503.html
6.
https://m.xiachufang.com/recipe/107336764/
7.
http://bbs.fanruan.com/thread-148787-1-1.html
8.
https://sd.sdnews.com.cn/yw/202501/t20250125_4487351.htm
9.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p421m7Gt/

“把子肉”这个看似简单的名字,背后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2021年,这道源自济南的传统美食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泉城饮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01

历史渊源:从祭祀到餐桌的演变

关于把子肉的起源,流传着多个版本的传说。一种说法与古代公祭有关,祭祀结束后,主祭人会将剩余的肉切成长方块分给众人。人们在肉块上缚上青蒲草或马蔺草,经过酱烧制作而演变成“把子肉”,逐渐流行于齐鲁大地。

另一种更具传奇色彩的说法与三国时期有关。相传东汉末年,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义后,张飞作为屠户,将猪肉和豆腐加上各种调料炖煮,制出了口口留香的把子肉。隋朝时期,鲁地一位名厨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精选带皮猪肉放入坛子炖煮,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把子肉。

02

制作工艺:肥而不腻的秘诀

把子肉的制作工艺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匠人的智慧。选用优质五花肉,切成1厘米厚、10厘米长的片,用麻绳捆扎成一把。然后经过焯水去除血沫,再放入老汤中慢火炖煮。炖煮时需加入葱、姜、八角、桂皮等香料,以及适量的生抽、老抽调色。经过1-2小时的炖煮,肉质变得软烂,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入口即化。

03

家庭制作:传承非遗从餐桌开始

把子肉虽然是一道传统美食,但其制作工艺并不复杂,非常适合家庭制作。以下是详细的制作步骤:

材料准备

  • 主料:带皮五花肉2斤
  • 辅料:鸡蛋6-8个、豆腐1斤、海带1斤
  • 调料:葱半根、姜1块、八角1个、桂皮1块、香叶2片、花椒10粒、草果半颗、小茴香20粒、白芷2小片、良姜1小块、陈皮1小块、丁香1粒、干辣椒2个
  • 其他:荷叶半张、糖4-5克、黄豆酱油适量、生抽适量、料酒适量、老抽适量、盐适量

制作步骤

  1. 五花肉切成1cm厚10cm长的片,鸡蛋煮熟后划几刀,海带切大片,豆腐切成1cm厚的片。
  2. 葱切大块,姜切大片,八角拍碎,草果去籽,香料装盒或袋。香料不要用多,以免盖住肉香,宁缺毋滥。荷叶洗净泡水。
  3. 锅中放油,放入葱姜煸炒,出香后,再烹入两炒勺黄豆酱油,酱油出香后,倒入炖锅中。
  4. 锅中加入水,放入肉和香料包,加入糖,料酒,老抽。汤因为要卤菜,应宽一点。料酒可以多放一点,一两左右。大火烧开,10分钟后转小火,盖锅盖开始焖炖。
  5. 这时可以处理鸡蛋、豆腐、海带等。豆腐煎至两面微黄,外焦里嫩即可。
  6. 肉炖一小时左右,观察锅内汤汁,如果汤少,可加入适量开水,并补充适量生抽、老抽,并加入适量盐定口。将鸡蛋放入锅内,再将荷叶盖在最上面继续焖炖。
  7. 炖至1小时20分钟时,将豆腐、海带、香料包和适量肉汤放入另一锅中,小火焖炖。两锅再炖40-50分钟,即可装盘。
04

创新吃法:传统美食的现代演绎

除了传统的米饭搭配,把子肉还可以尝试更多创意吃法。比如,可以将把子肉切片后,与土豆、胡萝卜等蔬菜一起炖煮,做成一道营养丰富的炖菜。也可以将把子肉切片后,与青椒、洋葱等蔬菜一起炒制,做成一道下饭菜。还可以将把子肉切片后,与鸡蛋、豆腐等食材一起做成汤菜。

把子肉的制作工艺和食用方式虽然简单,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传承却十分丰富。作为一道入选非遗名录的传统美食,把子肉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一份文化传承。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传承和弘扬这份文化遗产,让把子肉这道传统美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