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2030年我国能源化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2030年我国能源化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MJRB0R0518WMF4.html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能源化工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将从能源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两个方面,对2024-2030年我国能源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能源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023年,我国原油产量达到2.08亿吨,同比增产300万吨以上,较2018年大幅增产近1900万吨,国内原油2亿吨长期稳产的基本盘进一步夯实。

受自身油气资源禀赋限制,中国油气消费需求远高于产量。需求方面,国内石油消费量增速远高于产量的增速,需求缺口呈逐步扩大趋势,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内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7.71亿吨, 2018-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5%。供给方面,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石油企业不断加强高质量勘探和效益开发,积极释放优质产能,石油产量总体保持稳定。2023年中国石油产量 2.08亿吨。

近年来,中国油气行业积极参与上游油气资源开发,以高效勘探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增加油气勘探开发资本支出,为满足中国油气需求增长提供有力支撑。2022 年,中国油气勘探投资额超840 亿元,相比 2016 年投资额增加 59.24%;油气开发投资额约 2,860 亿元,相比 2016 年投资额增加 114.49%。未来,随着中国油气需求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国家对能源安全的高度重视,预计中国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投入将进一步提升。

2022 年,中国油气企业上游投资约为3700 亿元,同比增长 19%;其中勘探投资约 840 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开发投资约 2860 亿元,投资增量主要用于超深层、深水、页岩油气等重要接替领域的勘探开发。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展示,2022 年,各类能源优质产能加快释放,油气生产稳定增长。2022 年,规模以上工业原油产量 20,467 万吨,比上年增长 2.9%,2016 年以来首次回升至 2 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 2,178 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 6.4%,连续 6 年增产超 100 亿立方米;能源进口有所下降,进口原油 50,828 万吨,比上年下降 0.9%,进口天然气 10,925 万吨,比上年下降 9.9%;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 0.8%。由此可见,油气企业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有效的推动原油和天然气增产稳产,进一步提升油气自主供应保障能力,非化石能源占比越来越大,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成效。

国家能源局《2021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推动油气增储上产,确保勘探开发投资力度不减,强化重点盆地和海域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和勘探,推动东部老油田稳产,加大新区产能建设力度。政策的叠加支持将推动中国加大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规模,各油气生产企业将加大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推进产能项目建设,着力突破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同时加大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力度,中国油气储量及产量有望持续增长。

2022 年 3 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到要增强油气供应能力,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坚持常非并举、海陆并重,强化重点盆地和海域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和勘探,夯实资源接续基础。加快推进储量动用,抓好已开发油田“控递减”和“提高采收率”,推动老油气田稳产,加大新区产能建设力度,保障持续稳产增产。积极扩大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加快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开发力度。

2022 年 4 月 15 日,国家发改委就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有关工作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其中明确表示在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支持智慧能源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扩大内需战略》提出,要推动 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能源深度融合。根据普华有策《2024-2030年智能能源管理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预计到 2030年智慧能源投资规模将超过2740亿元。

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化工第一大国,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化工总产值占世界总量的40%,预计 2030 年将达到 50%。化工生产过程复杂多样,涉及的物料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生产条件多高温高压、低温负压,现场危险化学品储存量大、危险源集中,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以下简称危险化学品企业)重特大事故多发,暴露出传统安全风险管控手段“看不住、管不全、管不好”等问题突出。

依靠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I)、5G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加强在感知、监测、预警、处置、评估等方面赋能危险化学品企业,破解企业安全生产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是实现危险化学品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2022 年 3 月,多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到 2025 年,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形成 70 个左右具有竞争优势的化工园区。到 2025 年,化工园区产值占行业总产值 70%以上。数字化转型,石化、煤化工等重点领域企业主要生产装置自控率达到 95%以上,建成 30 个左右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0 家左右智慧化工示范园区。

应急管理部发布《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全面部署重大危险源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推动安全风险管控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危化品安全风险管控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已初步构建起“三系统、两平台、一试点”建设框架,要持续深化危化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危化品登记综合服务 3 个系统建设应用,推进化工园区和危化品企业两个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深入开展“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整合现有安全生产数据、平台和系统,构建企业级和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实现安全生产全过程、全要素、全产业链的连接和监管,具备安全感知、监测、预警、处置、评估等功能,提升跨部门、跨层级的安全生产联动联控能力。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4-2030年能源化工行业全景调研及发展战略前景预测报告》及《2024-2030年危险化学品信息化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