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旅行社套路曝光:游客权益谁来守护?
中国国际旅行社套路曝光:游客权益谁来守护?
近日,一则关于中国国际旅行社的投诉引发广泛关注。来自山西的侯女士反映,她在咨询一位自称是“中国国际旅行社”导游后,被导航到“湖南省中国旅行社”长沙火车站店报名参加了5天4晚的张家界旅行团。然而,这场旅行却成为了一场噩梦。
低价团套路深,游客被当“韭菜”割
侯女士的经历并非个案。据文旅部发布的“2024年第一批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典型案例”显示,一些旅行社以“不合理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
业内人士陈兰(化名)揭露了这种“赌团”模式的内幕:“你一听(去)云南可能只要999(元),去玩6天5晚,还有各种酒店住宿全包,你觉得很便宜对吧?主播可能这999(元)全赚!甚至他先赚999(元),余下他送过去每个人头,还能给他返500(元)到1000元,这就是旅游行业里面的一个内幕。”
“甩客”现象频发,合同成“一纸空文”
更令人愤慨的是,侯女士发现,自己竟然被“甩”给了另一家旅行社。“先是被声称‘国旅’的导游带到‘中旅’门店,签署了旅游合同。旅行第一天晚上,又向‘张家界风光国际旅行社’缴纳了景区交通费用。”这种混乱的转手过程,让游客的权益难以保障。
强制消费,导游威胁游客
在张家界之旅中,侯女士遭遇了强制消费。“导游说,‘刚刚在特产店没有消费的,现在抓紧买,出来玩就是来消费的,这都买不起吗?’”这种带有侮辱性、威胁性的语言,让游客感到极度不适。
监管缺失,违法成本低
面对侯女士的投诉,“湖南省中国旅行社”相关负责人徐先生称,此事已移交长沙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公司无法满足侯女士提出的14000元的赔偿。我们曾提出额外赔偿7000元的处理方案,但对方并不满意。”
这种处理结果显然无法让受害者满意。一位旅游行业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市场现象比较常见,旅游消费者纠纷投诉之类的(不少)。”这反映出当前旅游市场监管存在严重缺失,违法成本过低,导致一些旅行社有恃无恐。
如何避免落入陷阱?
面对旅游市场的种种乱象,消费者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呢?
选择正规旅行社:确保旅行社具备合法资质,查看其《营业执照》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签订详细合同:出行前务必签订正式旅游合同,明确行程安排、费用标准、违约责任等内容。
警惕低价陷阱:不要轻易相信超低价旅游团,理性判断价格合理性。
保留证据:保留合同、收据及相关沟通记录,以便在发生纠纷时作为维权依据。
合理规划预算: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旅行产品,避免因预算不足而陷入被动。
呼吁加强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
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更需要监管部门的严格执法。只有加大对违规旅行社的处罚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这些不良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的良好秩序。
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旅行社,签订规范合同,理性消费,依法维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旅游带来的快乐,而不是像侯女士那样,遭遇一场噩梦般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