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非典之后,我们该如何保护野生动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非典之后,我们该如何保护野生动物?

引用
11
来源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E%9C%E5%AD%90%E8%B2%8DSARS%E5%86%A0%E7%8B%80%E7%97%85%E6%AF%92
2.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6/content_6958609.htm
3.
https://www.zhaoyuan.gov.cn/art/2024/9/26/art_52387_1551.html
4.
https://www.haichangoceanpark.com/news/guo-nei-shou-li-duan-zhi-ling-hang-jing-hai-tang-fang-sheng.html
5.
https://www.encyclopedie-environnement.org/zh/sante-zh/viral-pandemics-of-the-modern-era/
6.
https://www.cenews.com.cn/news.html?aid=1173260
7.
http://www.news.cn/world/20241103/dacc14aa2f1242bb9121efda127db664/c.html
8.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33884
9.
https://www.jinjiang.gov.cn/gzcy/wsdc/index_11425.htm?id=17152
10.
https://www.cenews.com.cn/news.html?aid=1122264
11.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513/60e2d87a41444ebd8c5dd36ceefcd859/c.html

2002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震惊了全世界。这场疫情的元凶——SARS冠状病毒,最终被证实与一种看似普通的野生动物密切相关:果子狸。科学研究表明,果子狸是病毒从自然宿主(蝙蝠)传播到人类的重要中间宿主。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疫情的源头,更引发了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深刻反思。

非典疫情的爆发,让人们意识到野生动物保护不仅仅是生态保护的问题,更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健康和安全。过度捕猎、非法交易和食用野生动物,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更为病毒跨物种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促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刻不容缓。

近年来,我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大熊猫、东北虎、东北豹、亚洲象、朱鹮、海南长臂猿、白头叶猴、滇金丝猴、蓝冠噪鹛、藏羚羊等100多种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持续努力。

我国不断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调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同时,建立了27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连续多年开展“清风行动”“网盾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此外,我国还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参与全球野生动物保护行动,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力量。

然而,野生动物保护仍面临诸多挑战。一项针对公众的问卷调查显示,虽然大多数市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法和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但仍有一部分人对具体规定和细节不够熟悉。例如,约10%的受访者不知道运输、携带、寄递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出县境需要持有许可证、批准文件或专用标识。这表明,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和法律认知仍需持续努力。

令人鼓舞的是,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展示了科学保护的重要性。2024年5月,三亚海昌海洋公园成功救治并放生了一头短肢领航鲸“海棠”,这是国内首例成功救治并野外放归的领航鲸案例。这不仅体现了我国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技术进步,也为全球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等社会组织积极行动,通过科普教育、志愿者活动等形式,推动公众参与野生动物保护。例如,协会发起的“全国青年小动物保护科普志愿宣传”活动,旨在通过知识问答等形式,提高青年群体的保护意识。公众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习保护知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拒绝食用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积极参与保护活动,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