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昌炒米饼: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百年传奇
琪昌炒米饼: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百年传奇
琪昌炒米饼的历史可追溯至1893年,与广东茂名电白地区的文化紧密相连。据考证,琪昌炒米饼最早源自南粤冼夫人文化,相传是冼夫人在平定岭南时,作为军粮使用的传统食品。这种独特的历史渊源,使得琪昌炒米饼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承载着浓厚的文化意义。
精湛工艺:23道工序铸就品质
琪昌炒米饼的制作工艺堪称一绝,需经过多达23道精细工序。从选米、浸泡、炒米到煮糖浆、烘烤,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首先,稻谷必须选用本地良田所产的优质稻米,确保每一粒米都颗粒饱满。浸泡米的水必须是深井龙眼泉水,需浸泡12个时辰后晾干备用。炒米环节则要求用“牛一”生铁锅,文武火交替翻炒至金黄酥脆。煮糖浆则选用上等蔗糖,配以深井子夜泉水,先武火煮沸再转文火煮至微胶状,放置五周后方可使用。最后用荔枝木炭烘烤,确保饼身受热均匀,呈现出金黄酥脆的完美口感。
文化传承:冼夫人文化的当代诠释
琪昌炒米饼不仅是美食,更是文化的载体。创始人易茂才通过深入研究冼夫人文化,将“千年军粮”的理念融入产品中,使琪昌炒米饼成为传播岭南文化的重要媒介。
在茂名电白,炒米饼不仅是日常美食,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常作为婚嫁喜庆、丰收庆典、腊月新年等时节的探亲访友手信,象征着吉祥与祝福。这种文化传承,使得琪昌炒米饼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符号。
市场开拓:从地方特产到国际品牌
凭借卓越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琪昌炒米饼在市场上的表现令人瞩目。产品远销海内外,深受消费者青睐。琪昌公司也荣获多项殊荣,包括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广东老字号企业、中央电视台《故乡》栏目战略合作伙伴等称号。2014年,琪昌炒米饼在深圳文博会上亮相,引起多家媒体关注报道,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乡村振兴:非遗文化的经济引擎
琪昌炒米饼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品牌荣誉上,更在于其对乡村振兴的贡献。作为地方特色美食,琪昌炒米饼通过参与各类评选活动和品牌建设,有效带动了当地文旅发展和就业。琪昌公司还积极研发更多休闲饼干和糕点产品,形成多元化的产品体系,进一步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琪昌炒米饼的故事,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完美融合。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在易茂才的带领下,琪昌炒米饼正以“产品+历史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模式,续写其百年传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