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背景下,如何用榜样力量创新思政教育?
高考改革背景下,如何用榜样力量创新思政教育?
2024年,全国多地迎来高考改革,实行“3+1+2”模式,不再区分文理科,考试时间延长至3天,取消一本二本区分,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填报志愿。这场改革不仅改变了考试形式,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高考改革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新高考模式下,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他们可以根据兴趣和优势选择科目组合,不再受传统文理科限制。这种变化要求思政教育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不能“一刀切”,而要因材施教。
同时,新高考强调综合素质评价,不再唯分数论。这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社会责任感培养和创新精神培育,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榜样教育的作用
榜样教育是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树立身边可感可知的榜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道德追求。
学生榜样:激发学习动力
学校可以从学习、学科竞赛、社会工作等方面选树优秀学生典型。比如,某高校每年都会评选“学习标兵”“科创之星”等,通过他们的事迹激励其他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
教师榜样:提升教学水平
优秀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学校应表彰在教学、科研方面成绩突出的教师,如“教学名师”“科研标兵”等,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
校友榜样:指引人生方向
邀请各行各业的优秀校友回校交流,分享成长经历,可以为在校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比如,某高校定期举办“校友论坛”,邀请企业家、科研工作者等分享经验,深受学生欢迎。
创新思政教育方法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难以吸引学生。学校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教育效果。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案例教学,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增强课堂互动性。同时,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也值得推广,如通过微视频讲解历史事件,配合线下讨论深化理解。
教学资源库建设
建立思政教育资源库,收录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等,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同时,与其他高校共享资源,取长补短,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创新保障
学校应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校园网络和线上学习平台。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招聘综合能力强的教师,并为现有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提升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实践案例
以某高校为例,该校在新高考背景下,创新性地将榜样教育与思政课程相结合。他们建立了“榜样资源库”,收录校友、教师和学生榜样的事迹材料。同时,开发了“思政教育APP”,学生可以通过APP观看榜样视频、参与在线讨论、完成思政作业等。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大大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高考改革为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科学选树优质榜样,创新教学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