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濮阳县春节民俗大揭秘: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濮阳县春节民俗大揭秘: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引用
中国广播网
7
来源
1.
https://www.cnr.cn/hnfw/hnpdgb/jdt/20250207/t20250207_527063860.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25A06RVW00
3.
https://www.sohu.com/a/845113757_122170578
4.
https://www.sohu.com/a/851316037_121956424
5.
https://news.cctv.com/2025/01/24/ARTIyRKCqle198kLifsTKm7D250124.shtml
6.
https://www.pyxww.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12&id=132358
7.
https://www.puyang.gov.cn/shownews.asp?id=1000010805

2025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春节里,濮阳县以其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文化演出,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01

热闹非凡的社火表演

正月初九,浚县古城内人头攒动,数万名当地群众和游客将街道两侧围得水泄不通。随着锣鼓声、号子声此起彼伏,绵延几公里的社火游演队伍浩浩荡荡而来。舞狮、竹马、高跷、背阁等精彩表演轮番上演,将整个古城的气氛推向高潮。

浚县的社火表演最早可追溯至古人对土地与火的崇拜,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发展,如今已成为一种以“娱人”为目的的民间艺术。今年的社火展演中,15支队伍轮番上阵,各展风采。东街的舞龙气势磅礴,东后街的竹马轻盈灵动,北街的背阁令人惊叹。值得一提的是,北关首次将粤东地区的英歌舞融入浚县庙会社火表演,舞者们身着色彩鲜艳的传统服饰,手持特制的英歌槌,时而如猛虎下山,时而似蛟龙出海,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02

非遗文化点亮春节

春节期间,濮阳县的各大景区和文化场所都安排了丰富的非遗文化活动。在恒丰永望里购物中心,20余家非遗摊位前人潮涌动,市民们纷纷驻足欣赏。陈氏绢艺展位前,几棵栩栩如生的“大白菜”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这些作品不仅工艺精湛,更蕴含着美好的寓意:白菜象征摆财,蝈蝈象征繁荣昌盛,二者完美结合,与春节家国同庆的氛围相得益彰。

市文广体旅局非遗科科长牛慧茹介绍,为庆祝首个非遗春节,濮阳市在戚城文物景区、清丰县、南乐县、范县等地举办了多场非遗活动。其中,濮水小镇的打铁花、变脸、戏曲、舞龙、舞狮等非遗项目表演,每天都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看。市图书馆的皮影戏、木版年画、葫芦烙画、剪纸、漆扇制作等非遗项目,也深受市民欢迎。

03

传统习俗与现代创新的完美融合

濮阳县的春节传统习俗与全国其他地区有许多共通之处。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会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餐桌上少不了象征“年年有余”的鱼和形状像元宝的饺子。饭后,全家人会守岁到深夜,等待新年的到来。大年初一,孩子们穿上新衣,跟着长辈走亲访友拜年,长辈则会给孩子们发压岁钱,寓意压住邪祟,保佑平安。

值得一提的是,濮阳县在传承传统习俗的同时,也融入了许多现代元素。例如,今年的社火展演不仅现场人气爆棚,还通过各大媒体的同步直播吸引了逾50万网友在线观看。此外,许多非遗项目也与时俱进,如铜林轩铜版画项目将中华第一龙、杂技等濮阳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技艺,使古老艺术焕发新生机。

04

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寄托。濮阳县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文化演出,不仅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欢乐,更展现了春节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在这个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濮阳县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创新,为传承和弘扬春节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正如一位网友在直播中留言所说:“这不是走形式,这是传承。”濮阳县的春节民俗活动,正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