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2》场景设计亮相“造梦现场”,东方美学的现代诠释
《封神2》场景设计亮相“造梦现场”,东方美学的现代诠释
2024年6月,一场名为“造梦现场”的电影艺术展在上海iag艺术院线开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封神第二部》首次曝光的关键帧概念设计。这些精美的设计图不仅展现了中国神话史诗的魅力,也让观众得以一窥这部万众期待的续作背后,电影人如何将想象化为现实。
东方美学的现代诠释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美术指导叶锦添表示,这是一部“商周历史、神话与先进视觉技术相结合的美学盛事”。为了将神话元素落实于现实逻辑,他与导演乌尔善反复讨论,力求在画面中呈现神话张力的同时,积累起丰富的情感层次。
在场景设计上,影片采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朝歌城作为商朝的权力中心,其标志性建筑龙德殿以饕餮符号为核心设计元素,融合了“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九鼎迁于商都亳京”等历史符号。饕餮图腾的造型在前期彰显着对商朝子民的庇护和对外敌的震慑,而随着商王殷寿的疯狂,这些图腾也逐渐变得诡谲狰狞。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岐。作为主角姬发的精神家园,西岐的设计采用了温暖的棕色系,展现出浓厚的人文气息。西岐的战士身着苎麻,背负凤鸟图腾,房屋多为错落有致的木制建筑,侯府的梁柱坚实古朴,雕饰高雅朴素而不失规模。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两方势力的差异,也推动观众形成对交战双方立场的通感和共振。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在创作过程中,叶锦添多次前往各地文化遗迹采风,与导演一起研究现有文物的结构和细节,力求将想象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使得影片中的场景设计既充满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
然而,这种融合并非一帆风顺。有观众指出,虽然整体视觉效果出色,但某些特效场景显得不够真实,甚至有廉价感。特别是在处理神话生物时,技术力的局限性暴露无遗。例如,殷郊的灵体形象就因特效问题而备受诟病,显得与其他角色不在同一画风。
艺术价值与争议
尽管存在争议,《封神第二部》的场景设计仍不失为一次大胆的尝试。它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现代电影工业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正如叶锦添所说:“《封神三部曲》是对中国传统神话的全面回溯,也是对东方美学的一次创新表达。”
这场“造梦之旅”虽然尚未完美收官,但它所展现的东方美学魅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无疑为未来的中国电影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正如电影中所说:“天不杀你,我杀!”这种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精神,或许正是中国电影工业最需要的“封神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