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你好,李焕英》深度解析:一场穿越之旅,是母女间的情感救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你好,李焕英》深度解析:一场穿越之旅,是母女间的情感救赎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77034950_121948372

《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以穿越时空的方式,讲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母女情。影片通过展现80年代的温馨画面,以及李焕英这个角色的独特魅力,引发了人们对亲情的深刻思考。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在刷了无数遍《你好,李焕英》之后,突然觉得这句话真实又扎心。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这么一个无法释怀的缺憾。
对于贾玲来说,母亲李焕英的离世就是她最大的遗憾。
“母亲去世后,即便我上了春晚,即便我能嫁得很好,即便我再怎么怎么样,我都始终很难开心起来。”


贾玲自曝,晚上总会梦回母亲,一股子母亲不知晓她现在的好日子而产生的酸楚和遗憾就会涌上心头。
她觉得,失去了母亲,就失去了过年的意义。

于是贾玲诉诸所长,创作出了电影《你好,李焕英》,将母女俩在20世纪80年代的温馨故事搬上了银幕。

回望80年代

电影开场,80年代的生活就这样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
八十年代,彩色胶卷这个东西还没有在中国广泛应用,所以我们能看到的影像和照片基本都是黑白色的。
这部电影里,摄影师用颜料,用后期制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颜色的年代。
熟悉的旁白,也将观众直接拉入了80年代的时光里。
人们的衣着虽不华丽,却干净整洁。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切友善,相互之间或许会有些小小的嫉妒与竞争,但总的气氛融洽和谐。
工人们用大量时间从事各种文化活动,打排球、合唱、组织文艺演出、看电影和划船等。


在这种背景下,电影女主人公李焕英(张小斐饰)作为一名普通的女工,生活虽然平凡简朴,却也无忧无虑、闲来无事时就和工友们嬉笑打闹、互相逗乐。
在她的身边,还有一个爱撒娇任性的女儿贾晓玲(贾玲饰)。
母女二人其乐融融,尽享着80年代前期稀有的幸福安逸时光。
晓玲摔倒了,她哈哈大笑;晓玲裤子破了,她给缝成个笑脸小动物;

作为母亲,李焕英从不把女儿贾晓玲未能考上大学、事业不顺当成羞耻和失败。
当贾晓玲用假录取通知书骗她时,李焕英虽然一开始高兴万分,但发现真相后也没有生气,只是含笑安慰女儿:“我只要你快快乐乐,健健康康。”
影片的一大看点,就是李焕英和贾晓玲之间那不撕不拉、相濡以沫的母女情谊。
两人时而像姐妹般亲密无间,时而又像知心挚友般互相倾诉。

即使贾晓玲在那个阳光灿烂的80年代走上了歧路,李焕英依然耐心等待、坚定相信她终会回头。
面对贾晓玲的跌跌撞撞,李焕英给予了无尽的关爱与包容。
而贾晓玲也对母亲怀着无比的眷恋和感激,长大后的她对母亲有着非同寻常的思念。
2001年,李焕英生命垂危。
在这个非常时刻,她的生命突然倒流,回到了20年前的1981年。

与此同时,她的女儿贾晓玲也被一股神秘力量卷入了这段80年代的回忆之中。
一开始,贾晓玲还对回到过去感到极度的困惑,但很快她就明白了过来,自己如今的现状,是有机会改变母亲的命运。
作为一个“80后”,她从小就受到市场经济导向的熏陶,对物质生活存在极大的向往。
她觉得,母亲当年嫁给了一个普通工人,并没有过上优渥的生活,自己后来也无缘接受良好教育。

但她失算了,母亲对幸福生活的定义,并不在于钱财地位,而在于内心的充实和快乐。
影片最后,母女二人在20年后的时空相遇,互诉衷肠,化解了一直以来的心结,这一幕令人热泪盈眶。
母女之爱穿越时空,化作永恒的慰藉。

除了母女感情之外,影片还刻画了李焕英这个母亲自身独特的精神气质。
她坚守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亲朋好友怀有无私的爱。

在家里,她待丈夫贾文田体贴入微,彼此扶持相濡以沫;
在单位,她是工友们的主心骨,主动承担繁重的工作。
她对所有人都怀有善意,从不斥责、苛刻。
无论是应对女儿的“迷途”,还是化解与王琴之间的矛盾,她总能轻松应对、游刃有余。
虽然身处80年代较为单纯的环境,但她对生活的洞见,对人性的理解,却远远超出了当时的时代。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李焕英对幸福有着自己独特的定义。
对大多数人而言,幸福往往意味着拥有美好的物质生活,出人头地,赚大钱;但李焕英却有着不同的人生。
在她看来,简单的生活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
李焕英的日子看似平凡而简单:每天上班,做家务,和丈夫贾文田相互扶持。
但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生活,让她感到充实和快乐。

她从未渴望过过分的物质生活,过足的生活也成了她最大的追求。
贾玲用她钟爱的喜剧元素,将一个个80年代的生活段落娓娓道来,向观众展现了母亲当年朴实而乐观的生活。
每一个小细节背后,都蕴含了对母亲的眷恋与缅怀。
当贾晓玲说出“妈,你怎么这么爱笑”的时候,整个场景顷刻间让人潸然泪下。

正如贾玲自己所说,母亲的去世让她失去了过年的意义。
影片的结尾,母女二人在阳光明媚的车上相视而笑,仿佛就是贾玲对母亲最朴素而又最深情的祭奠。
母女俩谁也没有说话,只是用心流露的微笑,将所有的幸福、遗憾和不舍都道尽了。
李焕英教会了我们:幸福不在于追名逐利,物质并不等于幸福,精神追求才是生活的核心。

珍惜当下

可是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和父母的代沟也日益加大。
我们总是借口工作太忙,却有时间和朋友出去吃喝玩乐;
总是说没时间给家里打电话,却可以和朋友连续煲好几个小时的电话粥;
总是说没空回家过节,却可以随时提着行李去旅游,去看世界的千变万化。

慢慢地,我们将父母从我们的世界剥离。
他们会因为各种与孩子之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小心翼翼,生怕自己成为子女的负担。
生了病受了伤不敢告诉孩子,怕他们担心;
打电话时也不会像以往那样絮絮叨叨,说多了也怕耽误孩子时间。
直到有一天,父母真的老去、行动不便了,我们才开始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多给予一些关爱和付出。

眼看着父母一点点离我们远去,我们却无能为力,眼睁睁看着他们慢慢老去。
子欲养而亲不待,恐怕是每个人都难以跨越的一道坎。
在《百年孤独》中,作者写道:“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席子。”
父母不仅给予我们生命和爱的滋养,更是我们心灵上的寄托和避风港湾。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亲子关系日渐疏远是不争的事实。

直到临终前,我们才意识到自己对父母的爱付诸行动太少太晚。
李健就有这种来自于后悔的遗憾。
父亲因病卧床后,李健背着他上厕所回来时,父亲可能是觉得自己成了儿子的负担,本应该给儿子撑起一片天,可却变成了这样。
父亲在李健的背上轻轻说了句“原谅爸爸”。
这四个字像一记重锤,砸醒了李健内心的痛。
他泪流满面,却无语以对,还不能让父亲看出来自己的情绪变化。
岳云鹏也经历过这种巨大的落差感。
在德国演出时,他接到了父亲突然离世的噩耗。

当晚他哭红了双眼,站在舞台上对着天空轻轻地问了一句:“你在吗?”
他希望,在另一个平行时空里,父亲正看着他取得的成绩而感到骄傲。

感恩有你

现在回想起来,很多人都经历过这种情况:
明明是躺在病床的父母更需要我们的陪伴,可我们总是优先考虑自己的事业和前程;
明明家里老两口已年事渐高,可我们总是嫌麻烦而不常回家。

直到失去父母,我们才知道眷恋和缅怀的痛楚有多深重。
幸运的是,时间并未就此止步。
我们依旧有机会弥补以往的失误,用行动告诉父母,他们永远是我们最宝贵的珍宝。
即便路途遥远,我们也当竭尽全力,在有生之年去亲口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

父母的爱是无私而伟大的,是上天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
就如同贾玲通过《你好,李焕英》向母亲表达女儿心中的眷恋与感激。
生命有去无回,但亲情将让我们永世相连。
未来的路啊,且行且珍惜。
趁现在还来得及,就用心回馈父母的爱吧。

因为他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只为了我们能幸福安康、无忧无虑。
这条道路虽然遥远,但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终有一天会与父母重逢,在天之灵的地方与他们团聚。
总有一天,我们都会彻底理解那句话的含义:“父母在,不称好儿;父母去,虚作儿罢。”
到那一天,我们将怀着无限的感恩与爱,与父母永世相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