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被盗卖的佛教瑰宝——流失美国的响堂山石窟造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被盗卖的佛教瑰宝——流失美国的响堂山石窟造像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06/18/60091941_1125503359.shtml

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鼓山之巅,是一座承载千年历史与艺术价值的佛教石窟。然而,在动荡的年代,这座石窟遭遇了毁灭性的劫难,许多精美雕像被盗卖至海外。本文将为您讲述这些流失海外的佛教瑰宝背后的故事。

这片神秘而庄严的所在,自北齐文宣帝高洋时期起,便开始了它的石刻艺术之旅。在漫长的时间里,匠人们以石为纸,以凿为笔,将他们的信仰、情感和技艺倾注其中,雕琢出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佛像和菩萨像。

北齐时期,是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响堂山石窟正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这里的雕像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技艺精湛,堪称北齐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每一尊雕像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展现出佛教文化的庄严与神圣。

响堂山石窟历经了隋、唐、宋、明等朝代的增凿与修缮。这些朝代的匠人们在继承前代艺术风格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和创意,使得石窟的艺术价值更加丰富多元。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不同朝代的雕刻风格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跨越千年的艺术画卷。

然而,在1912年那个动荡的年代,响堂山石窟遭遇了一场毁灭性的劫难。当时,各路军阀混战,争抢地盘,社会混乱不堪。许多珍贵文物和历史遗迹在这一时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并被辗转卖到了国外。在这个背景下,石窟中的精美雕像自然也不幸地成为了不法之徒贪婪目光下的猎物。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伙盗贼悄然潜入响堂山石窟,他们手持工具,对石窟中的雕像进行了疯狂的盗凿。一夜之间,原本庄严肃穆的石窟变得满目疮痍,精美的佛像、菩萨像的头部大多被盗走,只留下了残破的躯体和空洞的窟窿。这些珍贵的石刻,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就这样被无情地剥夺了它们的完整与尊严,从此流散至日本和欧美各国。

在这些流失海外的石刻精品中,有五尊佛菩萨头像尤为引人注目。它们被从石窟中盗凿出后,几经转手,落入了当时著名的文物贩子卢芹斋的手中。

卢芹斋是一位精通文物鉴定的古董商人,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他做起了向海外倒卖中国文物的勾当,从中牟取暴利。流失于海外的中国古董,约有一半是经过卢芹斋的手售出的。

所以,他自然深知这些佛菩萨头像的价值。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他将这些头像精心包装后,偷偷运往美国。经过一番周折,这五尊佛菩萨头像最终落入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之手,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这五尊佛菩萨头像,是北齐时期石雕艺术的巅峰之作。它们以流畅的线条和逼真的神态,生动地展现了佛菩萨的庄严与慈悲。每一尊头像的宝冠都华丽繁复,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尽显匠人们的巧思与匠心。

从正面望去,这些菩萨像低眉垂目,面容慈善,宛如正在俯瞰世间万物,给予众生无尽的慈悲与关怀。那种宁静而深邃的眼神,令人不禁对佛教的神圣与庄严肃然起敬。它们仿佛在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佛教的教义与智慧,引领着人们走向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从侧面或背面仔细观察时,造像上那些岁月留下的伤痕仍然清晰可见。这些伤痕,是当年盗贼强行剥离石灰岩体时留下的痕迹,它们如同历史的烙印,无声地诉说着这些头像所经历的磨难与沧桑。

尽管脸部和大部分头顶已经残损,但这些佛菩萨头像依然保持着低眉俯视的姿态,神态安详而宁静。它们仿佛没有因为身体的残损而失去慈悲与智慧,依然在用那博大的胸怀悲悯着众生,给予人们无尽的安慰与力量。

这些佛菩萨头像虽然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与磨难,但它们所承载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却永远不会消失。它们是北齐时期石雕艺术的瑰宝,更是全人类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它们以静默的姿态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展现着人类文明的伟大与不朽。

如今,这五尊佛菩萨头像仍被收藏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展示着中国古代佛教文化的风采。虽然它们已经离开了故土,但它们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却永远不会被磨灭。

这些佛菩萨头像,仿佛静默的诗篇,低吟着历史的沧桑与艺术的永恒,让我们在沉醉其美时,亦心怀痛惜,惋叹它们虽源于响堂山石窟的怀抱,如今却只能在异国他乡绽放其璀璨的光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