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旭华:从“感动中国”到核潜艇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旭华:从“感动中国”到核潜艇传奇

引用
观察者网
7
来源
1.
https://www.guancha.cn/huangxuhua/2025_02_07_764285.shtml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B%84%E6%97%AD%E5%8D%8E/4445012
3.
http://cpc.people.com.cn/n1/2024/0802/c443712-40290946.html
4.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56200
5.
https://www.cnwnews.com/soceity/2025/0207/19953.html
6.
https://rsj.panjin.gov.cn/2024_08/02_10/content-482020.html
7.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56135

2025年2月6日,一位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科学家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他就是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院士。

01

从造船系学生到核潜艇总设计师

黄旭华,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祖籍揭阳市揭东区。1949年,他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随后投身于新中国船舶工业的建设事业。1958年,我国启动核潜艇研制工程,黄旭华被选中参与这一绝密项目,从此开始了他与核潜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不解之缘。

02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1958年,黄旭华被任命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副总设计师,后又担任总设计师。当时,我国的核潜艇研制面临着极其艰难的条件:没有技术资料,没有专家指导,更没有现成的设备和材料。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严密的技术封锁,苏联也拒绝提供援助。

面对重重困难,黄旭华带领团队从零开始,用算盘和计算尺进行复杂的计算,用最原始的方法解决最尖端的技术问题。他们将美国核潜艇的玩具模型拆解开来,研究其内部结构;他们用磅秤称量每一个零部件,确保核潜艇的重心和稳定性。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们甚至在深山老林中,用10多辆大马力汽车牵引重达60吨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翻越十几公里山路。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这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重大突破。1974年8月1日,这艘核潜艇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88年,我国核潜艇进行深潜试验,64岁的黄旭华亲自随艇下潜,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03

“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属于祖国”

黄旭华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为了保守国家机密,他隐姓埋名30年,连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直到1987年,他的母亲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他的报道,才得知儿子从事的是如此伟大的事业。

2013年,黄旭华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中写道:“誓言无声,为民族复兴之梦,潜心科研,为国家崛起之盾。”在接受采访时,黄旭华说:“我们的工作,领导上对我们的要求,要求我们隐姓埋名,甘当无名英雄,这一辈子不是像其他的科学家有成果,我们是默默无闻的,在无声处当中,做出应该做出的贡献。”

04

精神永存,激励后人

黄旭华的一生,是为国奉献的一生。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继续前行。

正如他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我比较单纯,人家问我怎么样,当时什么想法,我想当初怎么想,我也想不出,党员转正那个时候,已经解放了,转正那个时候,写思想状态的变化情况,我写了一段,可能是‘列宁讲过,为了革命,为了人民大众,可以牺牲一切’,需要流血,毫无顾虑他流血,需要把血一次流光,没有意见。如果需要他血一滴一滴慢慢流,这是极大的考验。我说我今天转正了,按照这个要求,需要我流血一次流光,没有问题,需要我的血一滴一滴慢慢流,我也要坚持到底。”

黄旭华院士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继续前行。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家精神,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情怀。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他的事迹将永远被后人传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