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基金直接结算:破解医院欠款难题的新路径
医保基金直接结算:破解医院欠款难题的新路径
近日,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在北京市西城区调研时指出,要积极探索医保基金直接结算模式,优化医保基金使用效率。这一指示为解决长期困扰医药企业的回款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医保基金直接结算模式的创新实践
长期以来,医院回款慢是医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药品耗材卖进医院,配送到位且验收合格后,企业往往需要等待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拿到货款。这种状况不仅加重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也影响了医疗机构的药品供应效率。
为破解这一难题,多地医保部门积极探索直接结算模式。以福建省为例,该省成立省级医疗保障监测和电子结算中心,实现企业结算申请、医院审核、医保复核等全流程线上办理。目前,货款统一结算实施范围已从全省药品扩大到医用耗材集采品种,结算周期控制在23个工作日内。2017-2023年,全省累计直接结算企业药品货款1533亿元,结算率保持在99%以上。
山东省同样走在改革前列。该省搭建了全省统一的药械结算监管平台,实现了监管平台与招采子系统、各市医保核心业务系统的对接和数据共享。目前,山东省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已覆盖国家集采、省级集采各批次药品和医用耗材,累计直接结算企业货款279.25亿元,平均回款周期缩短至29.2天。
直接结算模式带来的多方共赢
直接结算模式的实施,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于医药企业而言,资金回流速度大幅加快。福建省内多家药械供应企业表示,由于应收账款回笼加快,企业每年可综合降低成本约600万元。这不仅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也促进了企业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再生产和创新研发中。
对医疗机构来说,直接结算模式简化了财务流程,提升了工作效率。山东省立医院等医疗机构反映,直接结算全流程线上办理,不仅提高了财务付款的精准性,还减少了配送企业和医院的对账环节,减轻了双方的工作负担。
更重要的是,这一模式有效保障了药品供应的及时性。齐河县晏城街道卫生院负责人表示,集采药款直接结算增强了企业供货的积极性,特别是基层集采药品供应保障的及时性有了显著提升。
推广直接结算模式的深远意义
医保基金直接结算模式的探索,为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模式不仅优化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减轻了医药企业的资金压力,也提升了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最终受益的是广大患者。
目前,除福建、山东两省外,江西、广西、内蒙古等地也在积极推进医保基金与企业直接结算。这一创新模式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有望成为解决医保基金欠款问题的有效途径。
随着医保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能够构建起更加高效、便捷、公平的医疗保障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