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素滥用:儿童健康隐患与公共卫生挑战
四环素滥用:儿童健康隐患与公共卫生挑战
“我国滥用药物的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滥用问题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多次警告,如果不加以遏制,将可能引发全人类灾难。”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毛群安的这番话,道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公共卫生问题。
滥用现状:触目惊心的数据
近年来,我国在抗生素管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23年,核心数据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59.4%降至33.4%,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16.2%降至7.1%。然而,抗生素滥用的现象仍未根绝。
2023年,山西代县和平医院对68%的住院患者进行两种、三种高等级抗生素治疗,部分患者在体温正常、白细胞计数正常、胸片无急性炎症表现的情况下,仍被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并静脉注射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等高等级抗生素。在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正阳关镇镇南社区卫生服务站,甚至出现同类抗生素口服和输液同时开具的情况。
更令人担忧的是,抗生素在线上平台轻易可得,为滥用开了“方便之门”。记者在美团外卖平台购买阿莫西林胶囊时,仅需简单填写个人信息并选择“急性支气管炎”选项,便能在一分钟内获得在线医生开具的处方。
危害:从个体到群体的威胁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滥用,对个人健康和公共卫生都构成重大威胁。
对儿童健康的深远影响
四环素类药物对儿童的影响尤为严重。它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导致牙齿着色甚至畸形,还可能损害肝脏功能,影响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特别是8岁以下儿童,使用四环素可能导致牙齿永久性变色,影响恒齿的釉质发育。
加速细菌耐药性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如果不控制抗生素滥用,到2050年,细菌耐药性可能导致每年超过1000万人死亡。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使原本有效的药物失去作用,最终可能导致无药可用的困境。
破坏人体正常菌群
抗生素在杀灭有害细菌的同时,也可能破坏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发腹泻、便秘等问题,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艰难梭菌感染。
滥用根源:多方因素交织
抗生素滥用涉及医师诊疗水平、抗菌药物管理和公众用药意识等多个层面。
一些医务人员因对疾病认知不足或为规避责任,盲目为患者使用抗生素。同时,医疗机构在抗菌药物管理方面存在专业性不足的问题,过度依赖传统管理模式和行政化手段,难以取得良好效果。
公众对抗生素使用的认识误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许多人将抗生素等同于消炎药,认为感冒就要尽早服用,甚至自行购药使用。这种错误认知和用药习惯进一步加剧了抗生素的滥用。
应对之策:多方联动共治
面对抗生素滥用这一严峻挑战,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从医生到公众多方努力,才能让抗生素使用更加科学规范。
国家层面,应进一步推动落实《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强化各部门协同治理。医院应建立专业管理团队,优化抗菌药物管理流程。同时,需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合理用药观念和诊疗能力。
在销售渠道方面,特别是网络销售平台,应加强常态化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完善对第三方平台的约束机制,确保处方药销售的规范性。
健康科普也需持之以恒。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抗生素使用的正确认知,纠正不合理的用药观念和习惯。让公众明白,滥用抗生素不仅可能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隐患,最终可能导致无药可用的困境。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滥用问题,关乎每个人的健康未来。只有通过多方联动,形成合力,才能有效遏制这一趋势,守护人类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