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袁希福:以“三联平衡”理论破解胃癌腹水难题
中医名家袁希福:以“三联平衡”理论破解胃癌腹水难题
胃癌腹水是晚期胃癌常见的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治疗带来很大难度。在西医治疗效果有限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寻求中医的帮助。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凭借其独特的“三联平衡”理论,在治疗胃癌腹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袁希福与“三联平衡”理论
袁希福出身于中原袁氏中医世家,是《袁世医方》第八代传人。他将家传医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创立了“三联平衡”理论。该理论认为,癌症的发生发展与人体内环境的失衡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三大病机: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治疗时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通过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方法,达到平衡机体、控制病情的目的。
“三联平衡”理论在胃癌腹水治疗中的应用
在胃癌腹水的治疗中,袁希福医生运用“三联平衡”理论,通过中药调理和针灸疗法,帮助患者改善脾胃功能,促进体内水分代谢,有效控制腹水发展。
中药调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袁希福医生会开具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积、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功效的中药方剂。这些中药能够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缓解腹部胀满、疼痛等不适感,同时还能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针灸疗法
针灸是袁希福医生治疗胃癌腹水的另一重要手段。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针灸还能减轻西医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等。
治疗案例分享
高某某,男,河南新乡人,2014年因“急性胃穿孔”在县人民医院做了“胃穿孔修补术”。术后检查发现患有胃癌,病理显示为胃低分化腺癌,部分印戒细胞癌。2014年8月25日,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切除了胃部三分之二的部分。但由于胃印戒细胞癌恶性度较高,医生建议继续放化疗。然而,患者术后身体状况较差,稍走几步就感到疲劳,上腹部还偶尔会痛,因此拒绝了医生的建议。
经人介绍,患者于2014年10月10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治疗。初诊后,患者自述:“吃完药感觉到不一样了,浑身上下有劲儿。紧接着又来拿了20付,第二次一吃完,腹部疼痛消失了,身体上上下下也没有什么不舒服了。”感受到中药疗效的高老师自此便一心只吃中药。2019年8月复诊时,患者表示:“感觉好得差不多了,基本上和没做手术前一样。”2023年3月希福医院对病人进行回访,得知近况稳定。2024年4月26日,患者参加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龙年中国行开封站活动,分享自己的抗癌经验。
中医治疗的优势与局限性
中医治疗胃癌腹水的优势在于其副作用相对较小,能够改善患者的体质,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中医治疗还能减轻西医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然而,中医治疗也有其局限性,对于某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总之,袁希福医生的“三联平衡”理论为胃癌腹水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中药调理和针灸疗法,许多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然而,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治疗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患者切不可盲目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