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梅”标准是什么?梅雨季特点是什么?160秒科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入梅”标准是什么?梅雨季特点是什么?160秒科普→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1.
https://news.cctv.com/2024/06/21/ARTIoPaSHVO6HJva0QjVF2L6240621.shtml
央视网消息:梅雨是东亚地区独特的天气气候现象,是东亚夏季风阶段性活动的产物。江淮流域常年平均梅雨量达300多毫米,可占年降水总量的30%—40%。
根据气象部门的监测,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已经从6月17日开始,较常年偏晚3天;江淮地区在6月19日入梅,较常年偏早4天。“入梅”的标准是什么?梅雨季的特点又是什么,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
一般在每年的6至7月间,我国江南、长江中下游以及江淮等地区,都会迎来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被称为“梅雨”。梅雨季开始之日叫做“入梅”,结束之日叫做“出梅”。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每年会依据国家标准《梅雨监测指标》,开展梅雨实时监测业务,而梅雨监测区域分为江南区、长江中下游区、江淮区等三个区域。我国的梅雨主要分布在江淮流域,西起湖北宜昌,东至华东沿海,涉及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区。
梅雨,是东亚夏季风向北阶段性推进的独特产物,是东亚地区独有的天气气候现象,梅雨季也是我国季风性降水最为显著的季节。梅雨季节的气候特点表现为降水集中、雨量大、日照时数少等。江淮流域常年平均梅雨量达300多毫米,可占年降水量的30%—40%。
我国梅雨季节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区域性特点较为明显。1951年至2021年,我国梅雨季降水量具有明显年际波动和年代际变化特征,20世纪90年代,降水量以偏多为主,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20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前十年,降水量偏少。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梅雨期间的天气变得更加不稳定并伴有一定极端性。气象数据显示,长江中下游梅雨季的无雨日数、降水强度、极端降水事件的频次和强度,均呈现增加趋势,其中降水强度增加趋势最为明显。
热门推荐
舟山普陀山之旅:感受佛教文化,领略海岛风光!
河北最适合中老年人的5个冷门景点,每一个都值得一去!
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
林正英和许冠英:《僵尸先生》中的经典角色
刘学州事件后的反思:网络暴力何时休?
从章泽天遭遇看网络暴力:成因、危害与应对之道
AI如何有效防范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下的心理健康自救指南
风光摄影必修课:自然光拍摄全攻略
PDM产品数据管理是什么?PDM系统的优缺点
走出自责的阴影:如何学会自我原谅(下)
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后,如何才能真正挽回?
国庆七天收入破万 宠物上门喂养火了
马斯洛告诉你:真实恋爱有多重要?
换位思考,让恋爱更甜蜜
红烧肉:冬至餐桌上的滋补佳品
互联网算法加持下,“傻瓜的共振”有多可怕?
济南法院“带封过户”创新模式:让被查封房产交易更高效便捷
绿萝和发财树助你提升桃花运!
双十一消费大变局:从狂欢到理性
十二生肖桃花运方位大揭秘!
痔疮手术后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痔疮患者的饮食调理:小米、红薯、菠菜的营养搭配指南
提肛运动:痔疮患者的科学选择
2025电解铝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八字性格分析背后的统计学秘密
婚姻自救:从依赖到独立
一文读懂AOPA无人机驾驶员培训与考证
隐私泄露后如何不慌?教你几招!
北京大兴机场迎非遗中国年,传承人携志愿者为旅客送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