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定军山:黄忠斩杀夏侯渊之地
探访定军山:黄忠斩杀夏侯渊之地
“得定军山则得汉中,得汉中则定天下。”这句流传千年的古语,道出了定军山在三国时期的战略重要性。这座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城南5公里的历史名山,不仅是三国时期蜀汉与曹魏争夺汉中的主战场,更见证了蜀汉老将黄忠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的传奇时刻。
定军山属大巴山脉,其脉自高庙子入平地,隆起秀峰十二座,自石山子至元山子,号称“十二连峰”,再东为当口寺孤峰,自西向东绵延十多公里,如游龙戏珠,故有“十二连山一颗珠”之誉。主峰定军山海拔833米,山顶原有“古定军山”石碑,今已新立。山南有一个天然锅底形的大洼,周长1.5千米,即三国时称为“可屯万兵”的“仰天洼”。北麓有一片广漠沃野,就是当年诸葛亮大布“八阵图”、设“督军坛”的武侯坪。
定军山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江河分水岭,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这里不仅自然风光优美,更因三国时期的定军山之战而名垂青史。
公元219年,刘备与曹操为争夺汉中展开决战。刘备率军南渡沔水,驻扎定军山,夏侯渊则率部迎战。初期,张郃防守东围时陷入苦战,夏侯渊分兵支援后,自身防线被刘备抓住机会突破。随后,黄忠居高临下发起猛攻,斩杀夏侯渊,取得决定性胜利。
这场战役不仅奠定了刘备在汉中的根基,还进一步巩固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黄忠也因此战被誉为“五虎上将”之一,留下了“老当益壮”的佳话。
如今的定军山,已成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并对公众免费开放。景区内,武侯墓背倚笔峰山,西南有定军山主峰吞吐呼吸,连峰横亘,壁立如屏。墓门左侧的停车场中央,有诸葛先生的白色石雕像一座。步入武侯墓,但见眼前岗峦起伏,前书案梁、后笔峰山、左土地岭、右武岗山,将武侯灵冢紧紧围护,转过书案梁,前面豁然开朗,玉带溪从内山门前蜿蜒而过,更为景区平添了几分幽静和神秘的色彩。
拜殿是历代人们叩拜祭祀武侯的地方,又称“献殿”。拜殿外正上方有一块大清光绪三年当地民间团体集体赠送的一块匾额“三代遗才”。武侯墓的主体建筑——大殿,庄严肃穆,供奉着诸葛亮的塑像,殿内壁画栩栩如生,展现了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
除了武侯墓,定军山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山旁的“斩将桥”,相传为黄忠斩杀夏侯渊之地;“八角琉璃井”井口八角形,薄页细花纹汉砖砌成,皆不存。山半腰有一大石,高约3.3米,宽约2米,中开一缝,宽窄不一,名曰“挡箭牌”,传为诸葛亮遮挡敌箭的遗物。
定军山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一座文化宝库。这里不仅有三国时期的战场遗迹,还有丰富的历史传说和文学作品。《沔[Miǎn]县新志》记载,南宋绍兴三年(1133),金人陷洋州(今洋县)、逼兴元(今汉中),宋将刘子羽邀吴玠同守定军山。这些历史记载,为定军山增添了更多文化内涵。
定军山的旅游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历史文化上,还体现在其自然风光和特产上。定军山茶叶以“定军茗眉”为代表的“定军牌”系列名茶,扬名天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江源头海拔800-1380米的古战场定军山域建立了无污染的良种生态茶园,茶区常年雾气潦绕,气候湿润,漫射光,短日照,土壤肥沃,微酸,其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形成了独特的茶叶品质。“定军茗眉”以其“外形匀齐显毫,细秀如眉,色泽嫩绿,嫩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茶叶完整”曾多次获奖,先后荣获中国西部名优茶评比第一、“陆羽杯”奖、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银质奖、陕西名优茶金奖、汉中市优质产品奖,96年被中央办公厅选为国宴用茶。
定军山,这座见证了三国时期英雄豪杰的战场,如今已成为人们缅怀先贤、感受三国文化的旅游胜地。它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焕发着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如果你对三国历史感兴趣,不妨亲自来定军山走一走,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品味那份穿越千年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