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合并莱芜后:经济总量破千亿,产业融合显成效
济南合并莱芜后:经济总量破千亿,产业融合显成效
2023年,济南市莱芜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30.2亿元,成为济南6个GDP超千亿元的区之一。这一成绩背后,是莱芜区在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
产业融合: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近年来,济南市莱芜区着力推进山东重工(济南莱芜)绿色智造产业城建设。“我们将聚力‘造好一辆车’,围绕‘车前、车后’延展链条,做大做强以整车为代表的装备制造千亿元级集群。”莱芜区委书记焦卫星说。
走进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卡股)莱芜工厂,只见总装车间里一个个重卡组件缓缓下落,很快,一辆完整的“汕德卡”顺利下线。“每天,从这个车间能走出将近600台整车。”中国重汽济南卡股副总经理吕涛说。1月至10月,济南卡股生产整车8.62万辆、产值250亿元。
基础设施:构建区域发展新引擎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莱芜区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聊热入济项目在长清区段投资13.74亿元,横跨三市六区县,目前长输管线工程始发井主体结构已完成,盾构管片拼装203环。
同时,济南市整体推进5G基站建设,2023年新建5G基站2.7万个,累计达22.9万个,位居全国前列。此外,莱芜区51地块规划为高等教育用地,面积达53.45公顷,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民生改善:提升居民幸福感
在社会民生方面,莱芜区通过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完善医疗资源布局等措施,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钢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全体干部职工迅速从“休假状态”转入“工作状态”,以饱满的精气神投入工作中。在政务服务大厅,8个服务专区96个办事窗口全部对外开放,工作人员全部到岗,以崭新的面貌热情服务群众。
医疗资源布局方面,天府新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正稳步推进。新院区规划占地面积约83亩,总投资不低于18亿元,总建筑面积不低于18万㎡,规划床位1200张。2024年8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与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将为医院注入高质量医疗资源。
展望未来:开启“十五五”发展新篇章
随着“十五五”规划的推进,莱芜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规划将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完善和民生改善,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力。
从经济总量到产业融合,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民生改善,莱芜区在合并后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未来,随着“十五五”规划的实施,莱芜区将继续发挥区位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为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