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林州旅游新名片
红旗渠精神:林州旅游新名片
2024年,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景区入选迈点2024年度5A级景区品牌传播力100强榜单,位居河南省第一,华中地区第四。这一荣誉不仅标志着红旗渠从昔日的水利工程转变为旅游胜地,更象征着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
人工天河的奇迹
红旗渠的建设始于1959年,当时河南林县(今林州市)正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林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山连着山,土层稀薄,降水不均,自古以来就是“守着河水种旱地,背靠高山没柴烧”的缺水之地。据统计,从明代正统元年(1436)到1949年的514年间,林县发生大旱导致绝收的有30次,出现人相食的惨状就有5次。
在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30万林县人民历时十年,硬是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了一条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的建成,不仅解决了林县的缺水问题,更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红色旅游的新地标
如今的红旗渠,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景区内,红旗渠纪念馆详细展示了红旗渠工程的历史和建设过程,以及相关的文物和图片。新馆在老馆的基础上扩建,面积更大,内容更丰富,是了解红旗渠历史和文化意义的理想去处。
除了纪念馆,游客还可以沿着红旗渠的干渠徒步,感受当年建设者们的艰辛与智慧。渠线蜿蜒曲折,依山就势,时而穿山越岭,时而跨沟过涧,宛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太行山上。沿途的青年洞、桃园渡槽、空心坝等工程,无不彰显着林县人民的创造力和奋斗精神。
精神传承与经济发展
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林州的立市之本、兴市之魂,更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林州市紧紧围绕生态建设这一核心,全力打造金融和科技两个引擎,持续强化创新、资本和互联网三种思维,确保了结构调整优化不减势、经济发展换挡不减速。
2023年,林州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14.9%;固定资产投资105.1亿元,其中工业投资33.2亿元,同比增长12.1%;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1%。新增市场主体1.66万户、“四上”企业109家。投资86.5亿元的弓上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全面开工,投资73亿元的沿太行高速项目主体完工。
在旅游发展方面,林州已形成了以源远流长的儒、释、道历史文化为内涵,集野营观光、休闲养生、滑翔攀岩、绘画写生、科考探险、爱国主义教育等多种旅游功能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以红旗渠为代表的红色教育游、以太行大峡谷为龙头的绿色生态游和以国际滑翔基地为主导的蓝天翱翔游,“红、绿、蓝”三色旅游交相辉映,令国内外游客近悦远来,流连忘返。
时代精神的传承
红旗渠精神激励着新一代林州人不断创新和发展。在林州石板岩镇,年轻人返乡创业发展写生经济,服务全国学子,太行画谷美名扬;在红旗渠干渠穿村而过的林州黄华镇止方村,村民们整治村容村貌发展民宿业,不但实现本村居民致富,还带动周边村民就业。
红旗渠精神,这一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伟大精神,如今正以新的方式融入林州的旅游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它不仅是林州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