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寒假心理调适指南:学生篇与家长篇全方位指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寒假心理调适指南:学生篇与家长篇全方位指导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1449056_121123987


寒假心理调适指南

寒假是放松休闲的好时光,也是成长充电的黄金期,那么我们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以积极的心态拥抱寒假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寒假心理调适指南,希望大家以良好的心态度过一个健康、充实而有意义的美好寒假。

学生篇

01
规律生活作息,保持适量运动

保持正常的作息,吃好三餐,勤喝水,安排好学习、生活时间。自己掌握生活节奏,可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培养兴趣爱好,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运动锻炼,如和家人打羽毛球、散步、短跑等等。丰富且规律的生活能提高我们的心理免疫力,使我们更有信心和力量面对不断变化的未知。

02
合理使用手机,拥抱健康生活

假期中,同学们要注意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努力让手机成为帮助学习和工作的工具,而不是每日娱乐的活动中心。有效的手机使用管理和有条理的任务设定,不仅能够提高效率,更能让好心情赶走烦躁,让假期生活充实而有序。

03
换位思考,主动沟通

假期里,同学们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多,可能会发生一些“不愉快”或矛盾冲突,请换位思考,理性对待,冷静后再沟通解决。

我们倡导家庭尝试“倾听一刻钟”活动,来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即在一天中留出固定的时间与父母轮流倾诉,在此期间,说话者不考虑对错、自由表达,倾听者做到全然倾听、不评价不批判不打断,结束后只表达感谢,且不主动提起对方说的内容。通过真诚、亲密的沟通,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和理解,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04
专心感受快乐,充实假期生活

学要学得踏实,玩要玩得痛快。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心流”(flow)的概念,它指的是我们全心投入某事时的感觉。假期生活中,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增添积极的情绪体验,例如学习一道自己拿手的饭菜,欣赏一下家乡的美景,阅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籍,聆听一首放松的音乐,观看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或和长久未见的亲朋好友相聚……

家长篇

01
和孩子保持亲密关系

“好关系胜过好教育”。在保持良好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才有意义。心理专家主张“关系大于教育,关系先于教育”,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先改善亲子关系。

孩子对父母和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意,所以会逆反,比如父母要他好好读书,越说他越不读。只有和孩子结成彼此信赖的共情关系,父母的引导才会顺利地实现。

02
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

当父母与孩子需求冲突,都引发情绪时,解决的方法是明晰孩子和父母的需求后,让孩子参与到制定解决方案中来,通过协商,从中选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达成共识,共同执行并在过程中进行评估和调整。

例如:孩子因为手机使用与父母产生需求冲突(情境)

宝贝,我了解你对手机使用有需求,但作为父母我也担心过度使用手机会影响你的学习和睡眠,我们的关系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先想想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再一起看看哪些可以满足我们双方的需求,咱们就约定好这样去做,好吗?

03
与孩子一起合理规划假期

提前做好寒假计划,孩子才不会在假期中毫无目标,迷茫无措。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状态和发展需要,参考以下“寒假计划三阶段”。

(一)调整阶段(寒假第一周)

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孩子从紧张的学习生活过渡到假期生活。在这段时间里,孩子可进行适当的休息,放松心情,调整作息时间。家长可以安排一些家庭活动,如亲子出游、走亲访友等,带孩子散散心,愉悦心情。

(二)成长阶段(寒假中间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要投入到学习中,充分利用寒假时间提升自己。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安排合适的学习任务。

此外,寒假也是学一门兴趣爱好的好时机。家长可以让孩子选择一至两项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舞蹈等,让孩子在兴趣中成长。

(三)收心阶段(寒假最后一周)

随着寒假接近尾声,家长们要帮助孩子逐步调整心态,让孩子提前适应开学节奏。在这段时间里,家长可以适当减少孩子的娱乐活动,增加学习时间,让孩子逐渐适应学校的作息规律。

04
创造实践机会,增强孩子自信心

允许孩子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朋友聚会、制作、手工艺品等;可以给孩子讲讲自己的故事,讲讲自己的烦恼和忧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信任和尊重。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验不同的学校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角色,体验多姿多彩的生活,使孩子在活动中经常磨练,通过积极克服活动中的困难,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教育,培养孩子的完善人格。

1.如果孩子已经出现过比较极端的行为,我们要予以更多的关注与陪伴。假期间要密切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主动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尽可能地花时间陪陪孩子,同时积极配合学校的随访,家校合力共助孩子健康成长。

2.当孩子在生活中有无法克服的焦虑、抑郁等情绪,或者在人际交往,亲子关系等方面遇到一些困难,请及时与班主任或心理老师取得联系,也可以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