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治疗迎来新突破!3D打印、新药研发和免疫疗法带来新希望
骨肉瘤治疗迎来新突破!3D打印、新药研发和免疫疗法带来新希望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尤其在青少年和年轻人中发病率较高。据统计,75%的患者发病年龄在10~20岁,年发病大约为2~3/100万,占人类恶性肿瘤的0.2%,占原发骨肿瘤的11.7%。近年来,医学界在骨肉瘤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手术治疗新突破:3D打印技术助力精准重建
2025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骨病与骨肿瘤专科刘傥教授团队成功开展了全国首例桡骨恶性肿瘤瘤段切除3D打印全桡骨置换术,填补了我国全桡骨肿瘤切除重建领域的空白。
该手术的患者是一位年仅11岁的小女孩,经检查确诊为尤文肉瘤。骨尤文肉瘤属于高度恶性的低分化肿瘤,在原发恶性骨肿瘤中占比6-8%,是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第二常见的恶性骨肿瘤类型。经过术前化疗,医疗团队以患儿健侧桡骨为模版,个性化定制3D打印全桡骨假体。手术中完整切除全桡骨肿瘤,并通过弹性固定和肌腱重建,成功恢复患者前臂旋转功能。
湘雅二医院骨病与骨肿瘤专科自2019年开始逐步开展3D打印假体精准重建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每年开展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手术1500余台,患者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专业稳居湖南省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化疗新药: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方案显著提升生存率
在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伟滨教授研究团队报告了一项关于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骨肉瘤可切除肺转移的临床试验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43例符合条件的可切除骨肉瘤肺转移患者。采用新辅助阿帕替尼+吉西他滨-多西他赛方案治疗后,91%的患者成功完成预定的转移瘤切除术。研究观察到18例(46.2%)可评价患者在12个月时仍处于无进展状态,达到预设的主要终点标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2.8个月,中位生存期达到42.1个月,术后二年以上仍有约40%处于无瘤生存状态。
免疫疗法:γδT细胞疗法展现新希望
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团队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发表了一项关于γδT细胞疗法治疗骨肉瘤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γδT细胞疗法,通过改造γδT细胞使其释放肿瘤靶向抗体和免疫刺激剂,显示出对骨肉瘤的显著疗效。
研究团队在骨癌小鼠模型上测试了这种疗法,发现OPS-gdT细胞在控制骨肉瘤生长方面的效果优于传统的免疫疗法。当OPS-gdT细胞与骨增敏药物联合使用时,能够有效阻止肿瘤生长,使小鼠在三个月后恢复健康。
未来展望:个性化精准医疗是发展方向
随着基因检测、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立体定向放疗的发展,骨肉瘤的治疗正在向个性化、精准化方向发展。未来,通过多学科协作和精准医疗策略,有望进一步提高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这些最新研究进展表明,骨肉瘤的治疗正在取得重要突破。然而,骨肉瘤的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以获取更好的治疗方法和措施。对于患者及其家庭来说,及时了解这些最新进展,有助于更好地应对疾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