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淮海战役之黄百韬兵团兵败碾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淮海战役之黄百韬兵团兵败碾庄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GKJ45TP05567C17.html

1948年11月6日至11月22日,淮海战役中黄百韬兵团在碾庄的覆灭,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战。这场战役不仅展现了双方军事指挥的较量,更体现了战略决策与战场机变的相互作用。

淮海战役的大背景

1948年11月6日-11月22日,辽沈战役大局已定之际,蒋介石为了保存实力集中兵力寻求与我军决战而实施战略收缩,将60多万兵力集中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连云港,西到民权的陇海铁路线附近区域内进行重点防御。国民党徐州附近各军按此战略开始往徐州一线撤退收缩。于此同时我党中央也从中看到了一战定乾坤的战略可能性,毛主席综合各方形势命令发起淮海战役,以达成“淮海战役胜利,长江以北从此无大战”的目的。

黄百韬兵团的战略地位

黄百韬兵团当时下辖5个军,是蒋介石在华东最大的兵团之一。其驻守在徐州以东新安镇附近,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它的存在直接割断了我山东、苏北两个解放区,使我军力量分散无法集中一个拳头实施重击,同时它东可以增援海州、连云港,西可以保护徐州,是阻止我军南下的重大阻碍。最为重要的是此时黄兵团虽看到了我军率先攻击的危险欲先撤退徐州,但却被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要求等待44军先撤退而被拒绝,失去了撤退的先机,为我军围歼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三个因素决定了黄百韬兵团成为我军淮海战役必须解决的首要任务。

贾汪起义与黄百韬兵团的包围

当时我军与敌军双方实际接触位置在台儿庄贾汪一线,此地正是徐州北大门之地,属于国民政府第三绥靖区。驻扎部队4个师共计约30000余人。要想攻克徐州,就必须先打掉第三绥靖区之敌。纸面兵力的雄厚正是让刘峙掉以轻心做出让黄百韬兵团暂缓撤退徐州等待44军先撤命令的原因之一。人算不如天算,刘峙没有料到的是绥靖区里掌握实际兵权的两位副司令张克侠、何基沣一个是我地下党员、一个是倾心于我党的进步人士,两人早已在军中酝酿起义。尽管绥靖区司令冯治安有所察觉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最终以失败告终。淮海战役开始后两天,1948年11月8日第三绥靖区三个半师(59军、77军所辖38师180师132师以及37时一个团)23000余名国民党官兵宣布起义(史称贾汪起义)。后我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快速通过第三绥靖防区,全面切断黄百韬兵团西撤的道路,加速了对其的包围。

围歼黄百韬兵团的部署

11月11日,黄百韬兵团被围碾庄地区。蒋介石急急令杜聿明赶赴徐州,坐镇指挥解救黄的行动。杜聿明命令邱清泉、李弥回师东进,令黄维火速北上

对战:

  1. 华东野战军七、十、十一纵队对战邱清泉、李弥兵团,阻击救援黄

  1. 华东野战军四、六、八、九纵队对战黄百韬兵团,力求全歼

  2. 中原野战军对战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和黄维兵团,截断南逃路线

战役结局

历经半个月的苦战,黄百韬兵团全军覆没,黄百韬自杀,共计歼灭国民党军约17万多人。我军取得了重大胜利,但也付出了伤亡约60000人的巨大代价,这也是淮海战役里各阶段里伤亡最为惨重的,几乎占了淮海战役整体伤亡的一半左右,足见此战之艰难和黄百韬兵团虽为杂牌军但战力之雄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