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养耳新秘籍:从补气到耳功八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养耳新秘籍:从补气到耳功八法

引用
百度
11
来源
1.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4608098325621455962
2.
https://m.163.com/dy/article/J5S9KTTP0556743C.html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764874
4.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3827379498509645608
5.
https://www.sohu.com/a/790032358_121491211
6.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668321
7.
https://m.douyin.com/share/note/7356138821676715291
8.
https://m.meipian.cn/4zpvzy02
9.
https://www.qhuah.com/html/0817651037.html
10.
https://health.iqilu.com/jkkp/yangsheng/2024/0913/5716331.shtml
11.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516684.html

“耳为宗脉之府”,这是中医对耳朵的独特认识。在中医理论中,耳朵不仅是听觉器官,更是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相互沟通的重要部位。从这个角度来看,保养耳朵不仅仅是保护听力,更是调养全身健康的重要手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位中医专家分享的养耳秘诀。

01

补气养耳:从调理气血开始

中医游毅教授提出,面对耳鸣等耳部问题,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补肾,但这种做法并不完全正确。他认为,耳鸣的治疗应该先从调理气血开始。这是因为,人体的众多经脉都汇聚于耳部,而气血正是通过这些经脉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耳朵。如果气血亏虚,耳部的经脉就会失去滋养,导致耳窍失养,从而出现耳鸣。

游毅推荐使用人参养荣汤来补气补血。这个方剂由人参、土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熟地黄、白芍、炙黄芪、陈皮、制远志、肉桂、五味子等12味中药组成,能够气血双补,大补五脏阴阳。在临床实践中,这个方剂已经帮助许多患者改善了耳鸣症状。

例如,一位45岁的毕先生因耳鸣6年未治愈前来就诊。他自诉耳鸣鸣声如蝉,持续不断,尤其在安静环境下更为明显。同时伴有头晕乏力、精神不振、睡眠质量差等症状。经过诊断,医生发现他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辨证为气血不足所致耳鸣。治疗方案以人参养荣汤为基础进行加减,14剂后,患者复诊时表示耳鸣症状有所减轻,头晕乏力感也有所缓解。续服14剂后,患者耳鸣基本消失,精神状态良好,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02

耳功八法:简单易行的养生功法

宏韵中医张军教授介绍了一套名为“耳功八法”的养生功法,通过简单的动作锻炼耳朵,进而达到调理内在脏腑经络、提升精气神的效果。这套功法特别适合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亚健康人群,包含八个动作:

  1. 揉神门:不是指手上的神门穴,而是耳朵上方的耳神门。用两手食指的指腹轻轻按住耳朵内部的神门,先顺时针按揉49下,再逆时针按揉49下。这个动作有助于调理自主神经,平衡脏腑功能,对失眠、心慌、心悸、耳聋、耳鸣等问题有调理作用。

  2. 折耳轮:耳轮即耳廓的边缘。将大拇指放在耳垂下方,食指放在耳朵上方,两指合并对折耳轮,左右耳同时操作,每次对折49下。此动作有助于活动颈肩,缓解颈肩疼痛。

  3. 拔对耳轮:沿着对耳轮处的软骨往下找,找到一个凹陷点,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这个点,然后向外拔,重复49次。这个动作同样有助于活动肩颈。

  4. 揉耳垂: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耳垂,轻轻转着圈揉捏,每次揉捏7下后松开,再重复此动作至49下。揉捏耳垂可以提神醒脑、清心明目,并有助于补益肾气、美容养颜。

  5. 摩全耳:双手握固,将拳心贴在耳朵上,对整个耳朵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搓揉,各49下。这个动作有助于调理全身经络,活跃周身气血。

  6. 转耳道:在练习前请确保修剪好食指的指甲,以防损伤耳道。将两手的食指插入耳道并进行轻轻拧转,来回拧转算一次,共拧转36次。

  7. 鼓耳膜:用双手的掌根盖住耳朵,先往里挤压,再往外猛的一拔,重复7次。这个动作可以鼓动耳膜,提升听力,对耳聋、耳鸣有调理作用。

  8. 松全耳:完成以上动作后,耳朵处于充血发热状态,此时需进行放松。将双手的掌根放在耳后,贴着耳朵往前捋,让整个手掌都划过耳朵,重复49次。

03

其他中医养耳方法

除了上述方法,中医还有多种养耳手段。例如,耳穴压豆法通过在特定穴位贴压王不留行籽等小颗粒,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方法最早记载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经过多年的医学实践,已成为中医操作中重要的一部分。

此外,通过按摩耳朵上的穴位还可以实现养肝、疏肝气和清肝火的效果。例如,肝肾同源,当肝血、肝阴不足时,人们容易出现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等症状。此时,我们可以采用耳穴压丸法,也就是贴耳豆的方法,来养肝阴。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摩:从下向上、从外到内轻轻按摩耳廓,疏通耳部脉络。
  2. 擦:用温水或75度的酒精轻轻擦拭耳朵皮肤,去除油脂和污垢。
  3. 贴:将准备好的耳豆(可以是王不留行籽等)放在胶布上,找到耳朵上对应的肝、肾穴位贴上去。肝点位于耳窝外侧正中,靠近耳轮位置;肾点则位于耳窝上外侧,邻近对耳轮拐点位置。
  4. 按: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按压耳豆,以点为主、以揉为辅。

中医养耳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其核心理念都是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来达到保健效果。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改善听力,还能帮助睡眠和调节身体机能。建议大家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耳方法,将这些养生秘诀融入日常生活,为健康保驾护航。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