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学者到神明:菅原道真与白居易的文学因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学者到神明:菅原道真与白居易的文学因缘

引用
豆瓣
8
来源
1.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780753/
2.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405111170057421338/
3.
http://m.751com.cn/wenxue/lunwen_35922.html
4.
http://book.newdu.com/m/view.php?aid=45638
5.
https://www.bookrep.com.tw/?md=gwindex&cl=book&at=bookcontent&id=19330
6.
https://www.11665.com/literature/ancient/61261.shtml
7.
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675676/5.html?p2=104506.html
8.
https://www.news.high.edu.tw/wise_talks/content.php?cid=284&did=1252

东风吹来时,让它带来你的芬芳,哦,梅花。虽然你的主人已离去,别忘了春天。
——菅原道真《菅家后集》

这句诗出自菅原道真被流放期间的名作,道真以梅花自喻,寄托了对京都的深深思念。而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学共鸣,正是他与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之间独特联系的体现。

白居易的诗集最早于838年(日本承和五年)传入日本,嵯峨天皇对其爱不释手。据《日本文德天皇实录》记载,藤原岳守从大唐商人手中获得《元白诗集》并献给仁明天皇,为此获得了官位晋升。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白居易诗歌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也开启了日本文人对白居易长达数百年的追捧热潮。

菅原道真,这位出生于845年的日本平安时代学者,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他不仅深受白居易诗歌的影响,更在创作中大量模仿白居易的风格。日本汉文学家冈田正之曾评价道:“菅公私淑于白乐天,爱诵温庭筠的诗。时人评曰:‘诗风类白乐天。’”

在道真的诗作中,最能体现白居易影响的是他的讽谕诗。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诗、感伤诗、闲适诗和杂律诗,其中最看重的是讽谕诗。道真在两次贬谪期间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这些作品与白居易的“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创作主张遥相呼应。

例如,道真的《寒早十首》中写道:“何人寒气早,寒早浪来人。欲避逋租客,还为招债身。鹿裘三尺弊,蜗舍一间贫。负子兼提妇,行行乞与贫。”这些诗句与白居易的《采地黄者》中的描写如出一辙,都展现了底层民众的悲惨生活。

然而,菅原道真并非简单模仿白居易,而是在其基础上发展出了独特的个人风格。他不仅关注社会底层的苦难,还将目光投向了考取功名的贫苦学子,展现了更广阔的社会图景。同时,道真在诗歌中融入了日本元素,使作品呈现出浅显质朴的特色,更易于被普通民众接受。

道真对白居易的超越还体现在他对日本汉文学的贡献上。作为日本历史上第二位文人出身的从二品重臣,他提出了“和魂汉才”的育人主张,强调既要保持日本文化传统,又要学习汉文化的精髓。这种理念对日本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菅原道真最终因政治迫害被流放,但他死后被神化为学问之神,成为日本教育和文学的守护者。这种从学者到神明的转变,不仅是对他个人成就的认可,更体现了白居易诗歌对日本文化的深远影响。正如日本学者所言:“白居易的诗歌具有朴素的风格,其生涯被视为理想的生涯,他的诗歌几乎涵盖了所有题材,且与日本诗歌一样,常常以雪、月、花为题材。”这种文化上的共鸣,使得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长盛不衰,也孕育出了像菅原道真这样杰出的文学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