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董源的长披麻皴:开创江南山水画的新纪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董源的长披麻皴:开创江南山水画的新纪元

引用
腾讯
12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08A00MO100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26A065LD00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0%A2%E7%A8%9A%E6%9F%B3/5768701
4.
https://www.sohu.com/a/827968375_120201030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08A0447E00
6.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14A08J9Z00
7.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80051
8.
https://qcegmag.com/living-arts-article-dong-yuan-cn.html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15/20/5701732_1134181597.shtml
10.
https://www.tsxart.com/newsinfo/7069830.html
1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23/11/13326414_1114924720.shtml
12.
http://sino.newdu.com/m/view.php?aid=141488
01

董源与南派山水画的创立

在中国山水画史上,五代时期的画家董源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不仅是南派山水画的创始人,更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注重表现江南山水特色的画家。董源的画作以柔和、细腻、与自然和谐为特点,唤起人们沉思的氛围和对自然世界的深深敬畏。

董源对中国艺术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他使用的 “麻皮皴”(mápí cūn)。这种笔触技法是用纤维状的长笔触来描绘山峦和斜坡,使其具有柔和的质感效果。这种技法模仿了麻的有机纹理,用来表现江南地区典型的连绵起伏的山峦和平缓的斜坡。这种方法为他的山水画增添了韵律和动感,与以往传统中较为刻板和几何化的笔触形成鲜明对比。

02

长披麻皴的技法特点

长披麻皴是董源最具代表性的技法之一,尤其适合表现江南地区土质山峦的柔和质感。这种技法以中锋为主,侧锋兼施,线条长短结合,干湿并用,形成了一种自然流畅、质感丰富的山石效果。

在具体操作上,长披麻皴的线条圆润绵长,如同披散的麻丝,因此得名。这种技法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江南丘陵地带的土质山峦特征,线条柔和而有韧性,既不过于生硬,又能清晰地勾勒出山石的纹理。在用墨上,董源善于运用淡墨,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来表现山石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03

代表作赏析:《潇湘图》

《潇湘图》是董源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江南山水画的典范。这幅画描绘了一片朦胧、层次分明的水光山色,渲染得细腻而低调。这幅画因其诗意的品质和传达江南地区特有的宁静和孤寂感的能力而备受推崇。

在《潇湘图》中,董源巧妙地运用了长披麻皴技法,通过柔和的线条和淡雅的墨色,将江南水乡的温婉与秀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中的山峦连绵起伏,江水蜿蜒流淌,云雾缭绕其间,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这种技法不仅展现了自然景物的外在形态,更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使观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中,而不仅仅是平面的表现。

04

对后世的影响

董源的长披麻皴技法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技法被后世许多画家学习和运用,成为文人山水画的重要技法之一。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在《富春山居图》中大量运用了长披麻皴技法,特别是在表现富春江两岸的山体脉络时。他不仅继承了董源的技法,还在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黄公望将披麻皴与米点皴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荷叶皴”,进一步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手法。

董源的技法和风格影响了整个南宗画派的发展,他的画风被后世许多画家所追随。宋代的巨然、元代的黄公望、王蒙,明代的沈周、文徵明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董源的影响。他们的艺术渊源都可追溯到董源,他们的艺术风格都是董源所强调的自然主义和富有表现力的山水画。后世的文人画家在自己的作品中采用了董源强调的个人表达、自发性和氛围效果。

董源的长披麻皴技法不仅是一种绘画技法,更是一种艺术理念的体现。它强调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追求意境与情感的表达,这种理念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董源被尊为中国艺术大师之一,他的作品因其美感、深度和与自然世界的深刻联系而继续为人们所称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