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沙漠铁路:如何在塔克拉玛干筑起绿色屏障?
环沙漠铁路:如何在塔克拉玛干筑起绿色屏障?
2022年6月16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火车缓缓驶出新疆和田站,标志着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和若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这条全长825公里的铁路,不仅穿越了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更在沙漠中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为全球沙漠铁路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穿越“死亡之海”的绿色奇迹
和若铁路西起新疆和田市,东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全长825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这条铁路的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全年风季长达7个月,风沙肆虐,能见度极低,施工条件极为艰苦。
为了确保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建设者们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环保措施。他们以桥代路,建成总长达49.7公里的过沙桥5座,让风沙从桥下穿过,有效降低了风沙对线路的侵害威胁。同时,修建了5000万平方米的草方格,并种植了1300万株梭梭、红柳、沙棘等灌木和乔木,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沙护路绿色屏障。
创新的环保措施
和若铁路的环保措施具有多项创新:
草方格固沙:在铁路沿线铺设草方格,有效固定流沙,防止其侵袭铁路。这种草方格不仅能够固沙,还能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植物防护体系:在铁路两侧种植梭梭、红柳、沙棘等耐旱植物,形成多层次的防护体系。这些植物不仅能防风固沙,还能改善生态环境,为沙漠带来生机。
智能灌溉系统:为了确保植物的存活率,建设者们还开发了智能灌溉系统,通过太阳能供电,实现对植物的精准灌溉。
以桥代路:在风沙特别严重的地段,建设者们采取了“以桥代路”的设计方案。他们建造了大量的“过沙桥”,让风沙能够从桥下穿过,从而大大减少了对线路和列车运行的影响。
居民的评价与认可
和若铁路的建设不仅改善了交通条件,还注重环境保护,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认可。一位当地居民表示:“以前我们这里交通不便,去趟县城都要花很长时间。现在有了这条铁路,不仅出行方便了,还感觉周围的环境也变好了。”
另一位居民则表示:“铁路建设的时候,我们都很担心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现在看到他们做了这么多环保措施,感觉很放心。而且这些植物种下去后,感觉风沙也比以前小了。”
全球示范意义
和若铁路的环保措施不仅在国内得到认可,也为全球沙漠铁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专家表示:“和若铁路的环保措施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展示了如何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这条铁路的建成,不仅结束了和田地区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等地不通火车的历史,进一步完善了新疆铁路网结构,加快了西部边疆铁路网建设的步伐,更为全球沙漠铁路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