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能源电力系统:技术创新驱动未来电网变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能源电力系统:技术创新驱动未来电网变革

引用
人民网
8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zgnyb/html/2024-09/02/content_26079324.htm
2.
http://paper.people.com.cn/zgnyb/pc/content/202411/11/content_30030871.html
3.
https://finance.sina.com.cn/esg/2025-01-30/doc-inehusvs2365245.shtml
4.
https://www.nea.gov.cn/2024-09/20/c_1212398777.htm
5.
https://www.cfbond.com/2024/06/13/wap_991051452.html
6.
https://zfxxgk.nea.gov.cn/2024-11/28/c_1212408354.htm
7.
http://www.dianbiao.com/tech/show.php?itemid=7523
8.
https://www.cpnn.com.cn/news/xwtt/202412/t20241230_1763225.html

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达16.53亿千瓦,占比53.8%,首次超过煤电。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电力系统正加速向新能源转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01

关键技术引领新能源电力系统革新

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关键技术的支撑。其中,电力电子技术作为核心,广泛应用于风电场功率控制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显著提升了新能源发电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风电领域,电力电子技术通过变流器实现风电机组的变速恒频运行,优化了风能捕获效率。同时,基于电力电子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解决了远距离、大容量风电输送难题,提高了电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光伏发电方面,电力电子技术则通过智能逆变器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确保光伏系统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都能输出最大功率。此外,逆变器还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增强了光伏系统的并网稳定性。

除了电力电子技术,其他创新技术也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通过整合储能系统,新能源电站能够平滑输出功率,提高供电可靠性。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达390小时,同比提高约100%。南方电网公司经营区这一数据更是达到560小时,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

算力与电力的协同融合为新能源消纳开辟了新路径。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新能源发电的精准预测和优化调度,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目前,浙江、江苏等地已开始应用虚拟调度员和辅助调度员,助力电网灵活调节能力的提升。

智能微电网技术则为分布式新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通过在电网末端建设风光储互补的智能微电网,可以提高当地电力供应水平,同时减轻大电网的调节压力。这种模式特别适合新能源资源丰富的偏远地区。

02

新能源电力系统面临的挑战

尽管新能源电力系统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指出,这些挑战主要体现在灵活性、韧性、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五个方面。

灵活性是当前最紧迫的挑战。风电和光伏发电具有较强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大规模并网后显著增加了电力系统对灵活性资源的需求。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条件下,风光发电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

韧性方面,风力、太阳能、水力发电受天气变化影响大,源侧发电资源可控性降低将影响电力系统电力供应快速恢复能力,在极端天气多发频发趋势下,电力系统韧性提升需求也将日益迫切。

稳定性方面,电力电子设备与传统电磁变换装备相比,抗扰动能力差,大量应用将带来电力系统低惯性、宽频振荡、电压频率不稳定等问题。

可靠性方面,电力电子设备过载能力弱、抵御故障能力差及新能源发电不确定性,都将影响风电、太阳能发电并网设备和系统供电的可靠性。

经济性方面,为积极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面临的上述问题,电力系统需新增部署储能装置、控制系统及其他设备,由此将带来电力系统总成本增加,需建立有效疏导成本的市场机制。

03

技术创新突破引领未来发展

面对这些挑战,技术创新成为推动新能源电力系统发展的关键力量。国家电网公司提出,要聚焦“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方向,开展重大技术创新突破。

在安全高效方面,重点是突破系统运行控制和装备性能提升的关键技术。针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和“高比例电力电子元器件应用”带来的挑战,需要研发更高水平的电力系统仿真分析技术,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认知能力。同时,推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风险在线预防控制技术、新型电力系统综合防御体系构建技术的研究,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防御和应急处理能力。

清洁低碳方面,需要在氢能、储能、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例如,在氢能领域,重点发展储运氢技术、固态储氢材料、多能互补加氢站规划建设安全管理运维技术、氢燃料电池技术等。储能领域则重点关注钒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导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CCUS领域则需要突破直接空气捕集技术、碳矿物封存技术等。

柔性灵活方面,需要从供应侧和用户侧双向发力。推进电网侧高电压大容量柔性直流和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应用研究,重点研发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多端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等。同时,发展分布式发电协调优化技术、低成本高效率低压柔性设备研制技术等,增强电力系统对海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能力。

智慧融合方面,需要强化电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研究。通过“云大物移智链边”等先进数字信息技术与电力系统的深度融合,构建以电力为核心的智慧能源互联网系统。这不仅能够优化发电侧的并网方案,还能引导用电侧根据市场价格信号调节用电行为,实现系统效能的最大化。

04

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保驾护航

为推动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国家能源局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国家能源局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电力安全供应等方面的作用。

政策鼓励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新型储能等资源,为电力系统提供灵活调节能力。支持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等开展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新能源就地消纳水平。同时,新型经营主体在参与电力市场时与其他经营主体享有平等地位,并可享受相应的政策优惠。

各地电力交易机构也为新型经营主体设置了专门的注册类别,不得增设额外门槛。在电力市场交易机制方面,通过提升电力中长期交易灵活性、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完善辅助服务市场等措施,为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05

展望未来:协同创新推动能源转型

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的协同发力。从当前的技术突破和政策导向来看,我国正在加速构建一个清洁高效、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

技术创新将继续在解决新能源电力系统面临的挑战中发挥关键作用。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储能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将进一步提升。同时,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使电力系统更加灵活高效。

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将为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建立公平开放的电力市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推动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不仅关乎能源转型,更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更加清洁、高效、智能的电力系统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加美好的改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