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工业气体产业链深度解析:市场规模、商业模式与发展趋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工业气体产业链深度解析:市场规模、商业模式与发展趋势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hina-gases.com/article/item-5482.html

工业气体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被誉为“工业的血液”。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工业气体的产业链、市场规模、外包供气模式以及下游产业分布等关键信息。

工业气体的分类

工业气体根据应用领域不同,可分为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其中,大宗气体在工业气体中占比80%,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制造。大宗气体又可分为空分气体和合成气体,空分气体主要通过分离空气制取,主要品种为氧气、氮气和氩气;合成气则需通过化学反应制取。特种气体一般具有特殊用途且纯度要求极高,其中电子特气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约为60%。

工业气体产业链

工业气体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原材料(化学产品、空气、部分依赖进口的稀有气体等)、设备(空分设备、纯化设备、压力容器等)和能源供应(水电);中游主要为工业气体项目投资方和运营方,其中以林德集团、法液空、空气化工等为代表的外资厂商在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领域均具有显著优势,国内大宗气体领先企业主要为杭氧股份、气体动力、盈德气体、秦风气体等,特种气体领先企业主要为金宏气体、华特气体、南大光电等;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下游工业生产,其中大宗气体主要以钢铁、石化、煤化工等大宗用户为主,特种气体主要面向电子、医药等零售用户。

市场规模

我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根据卓创资讯预测,2020-2025年全球工业气体复合增长率为6.3%,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930亿美元;2020-2025年中国工业气体复合增长率为10.47%,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600亿元。同时,工业气体作为工业生产必需品,充分受益于经济增长,且工业气体下游需求广泛,长协供气方式维持需求稳定,叠加外包供气渗透率不断提升,因此市场规模增速较经济增速更加稳定,且整体高于经济增速,体现较强的行业韧性。


2010-2025年全球工业气体市场规模(亿美元)


2016-2025年中国工业气体分结构市场规模(亿元)

外包供气模式

目前我国工业气体制气模式分为自建设备供气和外包供气。20世纪90年代后期,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理念逐步被企业和社会接受,大型专业气体供应商逐步涌现,部分企业开始将用气需求外包,我国空分气体外包市场迅速发展壮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14年以来我国工业气体外包率持续上行,2014-2023年外包率从49.33%增至59.38%,预计到2024年达到60.57%。对比自建装置供气模式,外包供气模式具有运营成本低、供气稳定性高、资源利用率高、一次性财务成本低等优势。


2014-2024年我国工业气体独立运营商市场规模(亿元)及占比(%)

下游产业分布

工业气体下游产业主要为钢铁、石化、其他化学品和电子产品。2023年钢铁/石化/化工/电子行业收入占比分别为20.61%/13.96%/10.72%/13.91%。

商业模式分析

工业气体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表现为前期投入大,投产周期长。在工业气体各子版块中,大宗管道气项目资金回收期更长,投入产出比更低,以一个5万空分制管道氧气和氮气项目为例,其前期投资为2.59亿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8.32年,全生命周期投入产出比(运营期全部净利润/前期总投资)为0.90;一个电子特气项目前期投资为5.86亿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6.22年,全生命周期投入产出比为6.05,因此,大宗管道气项目实际属于长期现金流资产。

工业大宗气体和电子特气商业模式截然不同,工业大宗气体投资回收期长,属于长期现金流资产,长期协议保底性强,收益率较为稳定,运营成本中能源耗用占比80%(主要是水电)。设备能力是工业大宗气体项目的核心竞争要素之一,空分设备制造商转型工业气体运营商具备成本优势和产品性价比,从而能以更有竞争力的合同价格参与竞争,一方面,设备制造商能有效降低前期投资成本,在大宗气体项目前期投资中,设备购置费占比66%,而设备投资中透平压缩机/空分主装置分别占43%/26%;另一方面,设备制造商能够通过技术优势降低运营成本,通过设计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并降低能耗,尤其在大型空分设备上,运营成本降低会更加显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