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突破C-V2X安全通信技术,为车联网装上“数字身份”
中国信通院突破C-V2X安全通信技术,为车联网装上“数字身份”
中国信通院近日宣布,其在车联网C-V2X安全通信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通过建立可信根平台,已为100余家企业提供安全通信服务,确保了相关先导区、示范区车联网C-V2X系统的稳定运行。
这一突破的核心在于为车辆、路侧设备等基础设施赋予可信的“数字身份”。在车联网中,数字身份的作用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身份证,它能够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设备才能接入网络,有效抵御非法主体的安全攻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密算法发挥了关键作用。国密算法是由国家密码管理局制定的一系列密码标准,包括SM1、SM2、SM3、SM4、SM7、SM9和祖冲之密码算法等。这些算法具有自主可控、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等特点,可有效保障车联网的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国密算法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 身份认证:通过使用国密算法,可对车辆和车主的身份进行唯一标识和认证,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车辆。
- 数据加密:国密算法可以对车联网中的数据进行加密,保证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 数字签名:使用国密算法可以对车联网中的数据生成数字签名,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以EMQX开源MQTT协议服务器为例,通过导入国密证书并配置SSL/TLS加密协议,可以实现车辆与服务器之间的安全连接。这一技术已在多个车联网项目中得到应用,有效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
C-V2X技术(蜂窝车联网)作为5G时代的重要应用之一,其发展速度令人瞩目。目前,多家主机厂已推出搭载C-V2X技术的量产车型。例如,福特中国已将C-V2X技术应用于量产车型,通过“车—路—云”互联为车主提供实时交通信息,改善驾驶体验。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和地方都在积极推进C-V2X相关工作。五部委联合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相继发布,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标准化方面,我国已发布多项C-V2X相关标准,涵盖系统架构、通信协议、安全认证等多个方面。同时,中国C-NCAP也开始引入V2X测试,进一步推动了技术的落地应用。
展望未来,C-V2X技术将在构建智慧交通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实时通信,可以有效提升交通安全和效率。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C-V2X还将为自动驾驶的普及提供重要支撑。
然而,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车联网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技术层面的防护外,还需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车联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总之,中国信通院在C-V2X安全通信方面的突破,为车联网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逐步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更加安全、高效的智慧交通时代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