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簕山古渔村:人与渔与海共生长天一色
广西防城港簕山古渔村:人与渔与海共生长天一色
簕山古渔村位于广西防城港市企沙半岛东南面,是一个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渔村。村庄占地约400亩,村前是一片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浅海沙滩。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养殖和捕捞沙虫、牡蛎、青蟹、文蛤、对虾等海产品。村庄树林清幽,礁石魔幻,岗楼威赫,具有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历史渊源
簕山古渔村始建于明朝时期,据李氏族谱记载,明朝正统年间,中原李氏“陇西堂”的一支族人几经辗转,最终定居于此,繁衍生息,传承着古老的渔文化。它是广西现存最完整的古渔村村落之一,拥有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西特色旅游名村、广西首批传统古村落、全国特色景观名村等称号。
传说与特色
关于簕山之名的由来,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传说:远古时期,这里因鹿多而得名鹿山。后来,村民们发现村内有一棵能随季节变化分别开红、紫、黄、白四色花的簕树,且簕花能医治百病。消息传开后,人们对这棵“宝树”争相采摘、明偷暗抢,宝树最终不堪摧残枯死。村民们为纪念这棵救命之树,将鹿山改为簕山,这个有奇特意义的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主要景点
建在海中间的云海亭是必打卡景点之一,就像是古渔村的守护者一样,站在塔上可以俯瞰整个古渔村。如果涨潮时,这些红树林都会被海水淹没。
一条狭长的观海长廊一直延伸到大海深处,与大海做最亲密的接触。如果有海水包围的话,可以全面体验大海的阳刚与阴柔。可惜因为退潮了,看到的是湿漉漉的海滩。大片的红树林裸露出来,一边是礁石林立,一边是平静的海滩,两条木栈道通往海里——因为没有水,云海亭只能立在沙滩上。
走在木栈道上,风呼呼响。放眼望去,海岸绵长,怪石嶙峋,渔船悠悠地停靠在寂静的海面上,在蓝天白云的怀抱下,成就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云海亭和弯弯曲曲的防浪堤,成为这里最独特的风景,非常适合拍照。
退潮后的海滩,是一幅优美的画卷,露出的怪石颇具观赏价值。放假后的孩子们在海边“赶海”。大海退潮后,海边风声呼啸,或多或少的小海鲜在沙滩隐身,赶海人,个个满怀期冀,捡拾蛤蜊,抓螃蟹,挖蛏王,逮鱼,捉虾,也可能偶遇一条长长的海鳗鱼,在人比海鲜还多的海岸,赶海人在滩涂礁石中,把朝阳中的心愿拾起。
簕山古渔村拥有一片美丽平坦的海滩,海沙细软。古城墙下怪石、黑石、红石间杂交错,每一块岩石都见证了沧海桑田。可以看到海天一色,不过不是蓝色,而是灰白色。这里没有异国风情的游人如织,有的是一片不染尘嚣柔情静谧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浅海沙滩,风情多种。
簕山古渔村是广西现存较完整的古渔村之一,具有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最具特色的是其生生不息的海文化:祭海仪式、疍家婚礼等独特的渔家风俗。改革开放后,古老的祭海活动注入崭新的时代内涵,除祈求平安丰收之外,更增添了保护海洋、人海共荣的主题,是北部湾沿海渔村历史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对研究古渔村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簕山古渔村旅游资源丰富,有壮阔的滨海原生态森林,有古榕树、银叶榕、车辕树等珍奇古树,有建于明朝的古堡,有广袤的碧海和金色的滩涂等特色美景,有文蛤、方格星虫,海鸭蛋等海产品。
这里有别的城市都羡慕不来碧蓝多样的神奇天空,干净清爽不含闷热水汽的风,宁静、整洁的市容环境,还保存着一片古树参天的滨海原生态森林。这里有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古村堡,可以感受曾经历过台风来袭、海盗侵犯仍屹立不倒的建筑智慧,还有那质朴纯粹的热闹市集和当地风情。
从渔村出来,在游客中心门口等车时,可以欣赏簕山古渔村村庄门牌大楼和雕塑。
天气好的时候,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