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山地马拉松失温事件:户外运动者的安全警示
白银山地马拉松失温事件:户外运动者的安全警示
2021年5月22日,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遭遇极端天气,导致21名参赛者遇难,8人受伤。这场悲剧发生在黄河石林景区,当时天气突变,参赛者遭遇强降雨、大风和气温骤降,许多人因失温而失去生命。这一事件震惊全国,也暴露出户外运动中对极端天气和失温风险的重视不足。
什么是失温?
失温,也称为低体温症,是指人体核心温度低于35.0℃的现象。正常人体温度维持在36℃~37℃之间,当核心温度降至35℃以下时,就会出现失温症状。失温主要由两个原因引起:长时间暴露在极低温环境中,或处于任何一种抑制体内产热机制、增加失温速度的情况。
失温的症状和分级
失温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级:
轻度失温(35.55-37℃):颤抖、麻木、行动能力下降。患者会感到寒冷,开始发抖,手部动作变得不协调,无法完成复杂动作。
中度失温(33.88-35℃):意识模糊、动作不协调、语言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反常脱衣现象,这是因为身体调节机制失衡,周围血管扩张,产生短暂“热起来”的错觉。
重度失温(30-33.88℃):思维迟钝、情绪低落、肌肉僵硬。严重时会导致昏迷、脉搏微弱,甚至死亡。
户外运动中如何预防失温?
关注天气预报:在参加户外活动前,一定要详细了解活动区域的天气情况,特别是山区等复杂地形的微气候。
合理穿衣:选择快干排汗的内衣,避免棉质材料;根据温度变化增减衣物;准备防水外套和保暖层,如羽绒服或抓绒衣。
保持干燥:及时更换湿衣,特别是在雨雪天气中,要特别注意防水。
补充能量:定时进食高热量食物,保持体力和体温;携带热饮和含糖食品,随时补充热量。
准备充分装备:携带保暖帽、手套、防水鞋等,确保身体各部位都能得到保护。
失温的急救措施
脱离恶劣环境:立即将患者移至温暖避风处,避免进一步受寒。
更换干衣并保温:脱去湿冷衣物,用干燥衣物或睡袋包裹患者,保持体温。
核心区域加温:使用热水袋或发热贴对颈部、腋窝等部位进行温和加温,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造成烫伤。
补充能量:给予热饮和高热量食物,但避免酒精和刺激性饮品。
严重情况处理:对于重度失温者,避免剧烈移动,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救助。在等待救援期间,要持续进行保暖和复温处理。
结语
户外运动虽然能带来身心的愉悦,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充分准备。白银山地马拉松的悲剧提醒我们,面对大自然的力量,人类是渺小的,只有尊重自然、科学应对,才能真正享受户外运动的乐趣。
户外探险是一项充满挑战的活动,需要我们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在追求极限的同时,更要注重安全,让每一次出发都能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