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电气工程学科迎来重大调整:二级学科增至10个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电气工程学科迎来重大调整:二级学科增至10个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bjx.com.cn/mnews/20240219/1361581.shtml

近日,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与上一版本相比,电气工程二级学科从原有的5个增加至10个,这一重大调整反映了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变化。

电气工程学科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作用。电气工程的应用广泛涉及能源电力、工业制造、农业、交通运输、科技、教育、国防和人类生活等领域,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作用,而现代电网的建设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工程技术成就。在需求牵引、内涵驱动和学科交叉的推动下,电气工程学科正呈现出旺盛的发展态势,主要趋势如下:

  1. 电能产生、转换、储存、传输和应用向着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和灵活可靠的方向发展,其中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转换和安全运行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2. 电磁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新现象、新原理、新机制、新应用已成为高新技术的重要基础和创新源头,特别是各种超常环境和极端条件下的应用技术的发展也成为了重要的前沿阵地;
  3. 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日益显著,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纳米技术、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与电气工程学科的交叉,为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4. 新型材料的发展,催生并促进了新型电工器件、设备和系统的发展。

电气工程学科主要包括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工材料与电介质、电机系统及其控制、智能电器与电工装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信息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能变换、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存储、生物电磁技术等10个二级学科。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是电气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前沿交叉,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新成就持续创新和发展电气工程学科。主要研究电路与电网络理论、电磁场理论及计算方法、物质的电磁特性及其与外部电磁场的相互作用、电磁能量转换的原理与技术、电磁探测的原理与技术、电磁场的多物理场耦合计算与仿真、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等。

电工材料与电介质

是电力、电子与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和关键技术。主要研究电工材料与电质物理和化学基础理论、电工材料与电介质制备理论与技术、电工材料与电介质工程应用理论与技术。

电机系统及其控制

主要研究电机及其他电磁与机电装置中的机电能量转换原理,以及机电转换系统设计、制造、运行与控制、集成与优化规律。

智能电器与电工装备

电工装备主要是指实现电能发、输、变、配的一次和二次设备总和;智能电器包括高低压电器元件和设备,其功能是实现电或非电对象的切换、控制、保护、检测和变换。主要研究电器与电工装备的设计、制造、运行过程中的相关理论与技术,涉及材料、结构、工艺、服役和环境等。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主要研究电力系统和以电力为中心的综合能源系统中电能的产生存储、变换、输送、分配、控制和利用的理论,以及电力系统和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设计、特性分析、运行管理、控制保护等理论和技术,为用户提供安全、优质、经济、环保的电力。

电力信息技术

是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交叉的学科,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能源电力行业工程实际问题。主要研究电气工程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包括各种信息技术在电力行业制造、设计、分析、运行、控制、维护及管理等方面应用的理论及方法。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揭示高电压强电场与绝缘介质相互作用机制,解决高电压与绝缘相互依存矛盾。主要研究放电理论、试验方法、测试技术、绝缘结构、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防护以及在交叉学科领域中应用。

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存储

是面向能源转型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解决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安全、经济、高效发电,主要涉及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存储的原理、控制与测试技术,以及新能源发电与储能在能源电力行业中的应用。主要研究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储能技术与系统、新能源资源、新能源与储能规划及运行、其他新型能源发电的理论及方法。

生物电磁技术

是综合电气科学、生命科学、医学和信息科学等的交叉学科,运用电工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命体活动自身产生的电磁现象、特征及规律,外加电磁场和其他物理场对生物体作用效应与机制,以及医疗仪器、生命科学仪器中的电气科学基础问题。主要研究生物电磁效应及机制、生物电磁特性与电磁信息检测技术、生物电磁干预技术以及生物医学中的电工新技术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