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警创新实践:嫩江公安局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科技强警创新实践:嫩江公安局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黑龙江省嫩江市公安局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浪潮,以科技强警战略为引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智慧警务新模式。通过机制创新和技术赋能,嫩江公安不仅提升了警务工作效率,更增强了基层治理能力,为维护地方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机制创新:构建现代警务运行体系
嫩江市公安局以“情指行”一体化改革为牵引,构建了以合成作战中心为“主脑”,各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为“副脑”,社区警务队和案件管理队为“左膀右臂”的警务运作架构。这一创新机制实现了指挥调度的扁平化和智能化,确保了警务资源的高效配置。
在具体实践中,嫩江公安推行“白帽子+蓝帽子”联勤联动勤务模式,将交通管理、车驾管服务等功能整合进派出所,实现了警务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同时,通过建立10个改革专项工作组,推动相关业务和警力的整体入驻与实体化办公,有效提升了警务协同效率。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警务新生态
在科技设备投入方面,嫩江市公安局加速推进“智慧交管”建设,配备了智慧警车系统布控球、5G智慧警车系统、5G执法记录仪、警务通手机等先进装备。同时,还在重点区域布设了人车智能识别卡口摄像头、5G电子围栏、AR高点全景摄像机等前端感知设备,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
通过融合交警车辆查缉布控等科技平台,嫩江公安的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这些技术手段不仅提升了执法效率,也为预防犯罪、打击违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基层治理:创新“警格+网格”模式
在基层治理方面,嫩江公安积极探索“警格+网格”融合机制,将治安联巡、矛盾联调、隐患联排、宣传联动等工作下沉到各网格责任区,实现了“片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同时,嫩江公安还推行“警+N”融合机制,通过警社、警银、警校、警网等多方联动,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社会各个角落。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通过设立“群众家门口的暖心警务室”,推行社区警务“五暖”工作法,真正做到了警务围着民意转,把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改革试金石。
队伍建设:提升民警综合素质
为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嫩江公安注重队伍建设,通过培训+练兵模式,持续提升民警综合素质。打破单警种单兵作战模式,实行“老带新”、互相“通有无”,开展业务交叉培训,提升民警综合业务能力。同时,通过严格“第一议题”制度,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强化政治建警,为改革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成效显著:打造公安改革“嫩江样板”
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嫩江市公安局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局共有108名民警和93名辅警充实到基层派出所,基层警力占比超过60%。同时,通过优化勤务模式和科技赋能,警务工作效率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嫩江公安的改革实践不仅为当地社会治理注入了新活力,更为全国公安系统提供了可借鉴的“嫩江样板”。未来,嫩江公安将继续深化科技强警战略,推动公安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