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健康码:你的私人健康管家
电子健康码:你的私人健康管家
“医生,我最近感觉身体不适,想做个全面检查。”家住杭州的张女士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医生打开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发现张女士近期已在社区医院做过部分检查,便建议她只需再做几项必要的检查即可。张女士感叹道:“以前看病总要重复检查,现在有了电子健康码,不仅省时省力,还能省钱!”
电子健康码:就医新选择
电子健康码是每个人专属的健康身份标识,它整合了个人健康信息、就医记录和疫苗接种情况,成为我们贴心的私人健康管家。通过电子健康码,我们可以轻松实现预约挂号、报告查询、门诊缴费等便捷服务。
目前,全国已有80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0个省份超过80%的三级医院已接入省级平台。这意味着,无论你身处何地,都可以通过电子健康码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
一码在手,健康管理无忧
电子健康码不仅方便了日常就医,更成为了我们管理个人健康的重要工具。通过电子健康档案,我们可以随时查阅自己的健康概况、医疗服务记录、公共卫生信息等。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还可以通过电子健康码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实现自我健康管理。
在浙江,居民可以通过“浙里办”App中的“浙里健康e生”模块,便捷查阅健康档案。系统会根据个人健康数据生成“健康画像”,展示过敏史、外伤史等信息,并按时间维度串联就医记录、门诊病历、门诊处方等,让健康管理更加直观便捷。
破解就医难题,让数据多跑路
过去,患者常常面临“一院一卡、重复检查”的困扰。如今,电子健康码实现了不同医院之间的一卡通用,真正做到了“一码通行”。同时,通过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让患者省时省钱更省心。
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为例,作为试点医院,每天可为患者互认7400多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比例高达70%。患者辛先生因糖尿病就诊时,医生通过电子健康码调阅了他在其他医院的检查结果,避免了重复检查,节省了200多元费用。
安全保障:让健康数据更安心
在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对此,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加强数据安全保护。例如,浙江省建立了首席网络安全官制度,采用数据加密、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安全流转。在调阅患者医疗数据时,医生需要获得患者授权,采用医务人员身份认证和患者手机端动态授权码双重认证,真正做到“一次就医、一次授权”。
未来展望:智慧医疗触手可及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电子健康码将发挥更大作用。未来,我们将实现跨区域健康信息共享,让患者在异地就医时也能享受便捷服务。同时,通过AI赋能,可以实现重大传染病的早期筛查和预警,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电子健康码的普及和应用,不仅优化了就医流程,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更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让我们拥抱这一科技红利,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