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对中学到大学持续非自杀式自残的认知因素的短期纵向研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对中学到大学持续非自杀式自残的认知因素的短期纵向研究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1.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71f98156e460

非自杀性自伤(NSSI)包括无意结束自己生命的故意自残行为,这是一种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NSSI 的主要表现包括抓挠皮肤、自我剪毛、拉毛和自我击打,其中自我切割成为主要形式。该研究旨在探究持续自伤与结果期望和抵抗自伤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

这篇文章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通过两波问卷调查,研究了161名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自伤历史,并分析了他们在过渡到大学环境后持续自伤的过程中,结果期望和抵抗自伤自我效能的作用。采用了自报告问卷,在6个月的时间间隔内进行了两次调查,研究对象为具有过去一年自伤史的大一新生。使用NSSI 结果预期量表测量自伤的预期结果,NSSI评估量表用于测量参与者的自残行为。

统计分析方法上,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比较从事持续性NSSI的新生和未从事持续性NSSI的新生在NSSI结果预期和拒绝自我效能感五个维度上的差异。为检验NSSI结局预期、拒绝自我效能感及其对持续性NSSI的交互作用,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此外,利用过程分析探索了调节效应中的简单效应。

从基线调查中收集的数据显示,在 798 名学生中,有 183 名 (22.93%) 报告在过去一年中参与了 NSSI。在这些参与者中,有161名学生参加了第二次调查。第二次调查的数据显示,35名学生在大一第一学期有持续的NSSI,导致持续的NSSI率为21.7%。新生的年龄从17岁到19岁不等(M = 18.04,SD = 0.74)。

研究发现,21.7%的大一新生继续自伤。继续自伤组与不再自伤组在结果期望中的沟通期望得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图1:抵抗NSSI的自我效能感对疼痛预期与持续NSSI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情感调节期望在结果期望中对持续自伤有正向预测作用,而沟通期望在结果期望中对持续自伤有负向预测作用。当抵抗自伤自我效能较低时,疼痛期望显著负向预测持续自伤;当抵抗自伤自我效能较高时,负面自我信念期望显著负向预测持续自伤。


图2:抵抗NSSI的自我效能感对消极自我信念期望与持续NSSI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总的来看,本研究强调了在持续自伤的预防和干预中考虑相关的认知因素的重要性,结果期望和抵抗自伤自我效能与自伤的持续性密切相关。了解大学生持续自伤背后的认知因素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减轻与这些行为相关的负面影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