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送别黄旭华:核潜艇之父与汕头的情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送别黄旭华:核潜艇之父与汕头的情缘

引用
南方网
6
来源
1.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54a44f01a2/84bb662cb1.shtml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B%84%E6%97%AD%E5%8D%8E/4445012
3.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54a44f01a2/014f372714.shtml
4.
https://pub-zhtb.hizh.cn/a/202502/07/AP67a5fbaee4b08def55204ef5.html
5.
https://news.ycwb.com/2025-02/07/content_53224761.htm
6.
https://news.ycwb.com/2025-02/07/content_53225432.htm

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在湖北武汉因病逝世,享年99岁。作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他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01

求学聿怀:少年立志报国

黄旭华原籍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玉湖镇新寮村,出生于汕尾,自幼便与汕头结缘。上小学时正值抗战时期,后为求学,黄旭华辗转就读于汕头市聿怀中学。聿怀中学有“一校五院士”美称,其中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就排列第一。

少年时期的黄旭华亲历了抗日战争时期家乡的苦难,目睹日军轰炸的惨状,他立下“科学救国”的宏愿,在汕头完成了中学教育。高中毕业后,他同时被航空系和造船系录取,最终选择造船专业,这一决定与他海边成长的经历息息相关,也为他日后投身核潜艇事业埋下伏笔。

在聿怀中学的求学经历,塑造了黄旭华严谨治学的态度。他曾回忆道:“学校的教育让我明白,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国家的命运。”这段时光不仅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更培养了他“家国一体”的责任感。

02

反哺家乡:捐资助学显深情

尽管因国家任务隐姓埋名30年,黄旭华始终不忘对家乡的回报。2017年,黄旭华院士被授予“潮汕星河成就奖”。2018年,黄旭华院士托人专程给潮汕星河奖基金会赠送一艘专门制作的我国自主研制的核潜艇模型,令潮汕星河奖基金会的同志们深受感动和鼓舞。

同年5月,聿怀中学收到了一份黄旭华赠送的一架核潜艇模型。这是黄旭华“私人定制”送给母校的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空间结构模型,逼真地还原了外部造型与雄伟气势。2018年,黄旭华向母校聿怀中学捐赠了20万元,鼓励聿怀学子矢志为国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聿怀中学特设立“黄旭华英才班”,设置针对性课程,为国家培养更多像黄旭华院士一样家喻户晓的道德模范和科技领军人物。

2020年,黄旭华将所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50万元奖金捐赠给广东省潮汕星河奖基金会,支持潮汕地区的教育发展。此外,他设立的“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累计捐资逾1100万元,激励青年科技人才投身科研,其中不乏汕头籍学子的身影。

03

家国情怀:无声守护的力量

一位科学家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创造的国之重器,更在于他心中永不磨灭的桑梓之情。黄旭华的母亲曾慎其是他人生的精神支柱。尽管因保密工作30年未归家,母亲最终通过一篇报道理解了他的选择。

黄旭华曾多次提及:“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他将对母亲的情感转化为对祖国的忠诚,而这份情感中亦包含着对家乡汕头的牵挂。晚年回乡时,他总爱提及汕头的风土人情,仿佛年少时的记忆从未褪色。

正如深海中的核潜艇,无声却守护着万里海疆。他曾说:“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这份“无悔”的背后,是汕头赋予他的文化基因与赤子初心。黄旭华对汕头的眷恋,虽未常言说,却始终深藏于心,化作报国的力量。

致敬黄老,共同缅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