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湿疹原因有哪些?症状不只发痒、红肿,教你4妙招改善湿疹
长湿疹原因有哪些?症状不只发痒、红肿,教你4妙招改善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虽然通常不会危及生命,但其难以根治的特点给患者带来了不少困扰。本文将详细介绍湿疹的主要原因、常见症状以及有效的改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湿疹问题。
湿疹多无致命危险,但相当难以根治,每当症状发作时,总让人发痒难耐、十分恼人。而且湿疹种类繁多,更让许多患者摸不清头绪,甚至可能因反复发作而放弃治疗。
《Hello医师》将介绍湿疹的主要原因以及湿疹最常引发的症狀,帮助您判断并积极接受治疗,以尽早改善湿疹症状,以及到底要用什么方式、才能有效预防甚至是改善湿疹。
8种常见的湿疹类型
湿疹(Eczema)是“引发皮肤红肿、发炎的皮肤病”总称,它包含的范围相当广泛,依照不同的症状,大概能分成以下8种类型:
手部湿疹:手部湿疹的症状多样,最常见的是在手掌上长水泡、破裂容易流脓的“汗皰疹”以及由于接触刺激性物质或过敏原,而导致手掌龟裂脱皮、红肿疼痛的“富贵手”。
钱币状湿疹:又稱錢幣狀濕疹性皮炎,患部會生出如硬幣狀的圓形紅斑,甚至起疹子、水泡、流膿,通常因對特定細菌或其他物質(如金屬)過敏,或因蚊蟲叮咬搔抓而引發此症。
异位性皮炎:又稱異位性濕疹,好發於兒童,患者手肘、膝窩、腕部等關節處以及胸口會出現乾癢、紅腫症狀,若是搔抓則會導致破皮、滲出液、結痂等慢性濕疹性病狀,大部份病童會在10~12歲前慢慢痊癒,只有少數人會持續至長大成年。
接触性皮炎:可能因皮膚接觸過敏原或刺激性物質而引發,紅腫和發癢是此類皮膚炎的典型症狀,若患者不停搔抓或持續與過敏原和刺激物接觸,也可能形成水泡、引發脫皮、起疹等症狀。(延伸閱讀:什麼狀況該刺破水泡?6步驟安全搞定)
神经性皮炎:又稱慢性單純苔癬,好發於過敏性體質或因心理壓力而引發,但不具傳染力。病患會因搔癢而不斷反覆搔抓,導致患部出現如皮革或鱗片般的腫塊,可能呈紅色或是比膚色更深的顏色。
郁滯性皮膚炎:因為腿部靜脈血栓以及外傷導致靜脈功能不全所引起,會使得小腿下方出現紅腫、濕疹,嚴重的話會導致鬱滯性潰瘍或是靜脈潰瘍。
汗皰疹:多發生於患者手指、腳趾的側邊,急性期會出現散佈型的小水泡,使患者奇癢難耐,不慎抓破會流液,並增加細菌感染風險;而若是反覆發作,則容易轉為慢性,水泡也可能變得比較不明顯,轉為出現乾燥、發紅、脫皮、疼痛等症狀。
脂漏性皮膚炎:患者的患部會出現明顯發紅與脫屑現象,好發於頭皮、鼻側、眉毛、胸部與頸部等區域,引發原因可能與皮屑芽孢菌(Malassezia,或稱馬拉色菌)感染有關。(延伸閱讀:不勝其癢!脂漏性皮膚炎的原因與改善)
湿疹常见症状:红肿、发痒、水泡、起疹
尽管湿疹种类看似眼花缭乱,但多数湿疹患者皆会出类似症状,例如患部起丘疹、红肿发痒、起水泡,不慎抓破还会流出组织液,而皮肤若是长期处于湿疹的状态,皮脂膜会因受損,而导致皮肤保水性下降,变得干燥并出现皮肤增厚、脱皮等症狀。
依照湿疹发作时间长短以及症状,又能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
急性湿疹:发病迅速,出现红斑、丘疹、脓液、糜烂、结痂等各型症状依序出现,常因剧烈瘙痒而搔抓破皮,使病况加重。
亚急性湿疹:在急性湿疹症状减轻后,患部皮肤型态会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若是抓破仍会导致皮肤靡烂流出组织液。
慢性湿疹: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后所致,患处皮肤干燥增厚,外觀色素暗沉出現暗紅色等膚色。
引起湿疹的3种原因:免疫、环境、遗传
目前医学界对于湿疹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是大致可归纳出了3个与湿疹高度相关的原因:
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湿疹容易因外界的过敏原引起,如病毒感染、尘螨、花粉、霉菌、羊毛等等传统被認為會引起過敏的因子。天氣變化大,也容易刺激患者的皮膚。部分研究指出,食物也有可能是過敏原。如:牛奶、小麥、貝類、魚類。此外,化學藥劑等含刺激性物質的日常用品或清潔劑也可能引發濕疹。(推薦閱讀:為什麼有過敏反應?認識過敏原因和過敏Say ByeBye)
遗传:若是家族有花粉过敏、气喘、湿疹的病史,那么小孩将会有更高的可能性罹患湿疹。
免疫失衡:工作压力、饮食习惯或是心理状态,都有可能引發免疫功能失調,容易造成皮膚發炎,進而導致濕疹。
湿疹治疗方式
一般而言,湿疹患者通常会先接受外用药物治疗,以缓解炎症症状,以下是常见能有效治疗湿疹的药物:
滋潤劑:滋潤皮膚,使其有充足水分,降低搔癢以及不適感。
类固醇:分外用及内服,是治疗最有效的药物之一,但对患者有许多副作用,如:皮肤萎缩、变薄、皮肤色素改变、长毛、影响荷尔蒙分泌等,切勿自行涂抹,须与医师讨论,方能有效控制病情。(延伸阅读:类固醇不可怕!合理使用能减少副作用)
非类固醇药剂:其他能治疗湿疹的药物,且不会造成类固醇药剂的副作用,如:抗生素、局部涂抹免疫调节剂药膏等。
组织胺:组织胺可对患部止痒,令患者不因搔抓而造成伤口二度伤害,但仅能短暫控制病情,并无法根治。
另外,针对反复发作的湿疹,医生也会视情况为患者进行“光照疗法”,透过紫外线光照控制并减缓病情,能够有效降低服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4招改善湿疹
对于湿疹患者而言,除通过医生开立的药膏或是口服药改善情形,平时皮肤保健也相当重要,因此《Hello医师》提供以下4点改善建议,帮助你尽早摆脱湿疹的不适:
控制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咖啡因、辛辣、高油食物等等,并多摄取蔬果,稳定免疫系统,减缓湿疹症状。
擦去汗水:汗水会引发湿疹恶化,若是天氣較熱皮膚容易出汗,不妨隨身攜帶面紙,以保持患部不會因此受到刺激。
以乳液保养:由于湿疹会导致皮肤的角质细胞失水,使得肌肤增厚、干燥、起屑。为避免此情形,建议洗澡后或是在睡前在皮肤涂抹乳液,能够帮助角质细胞恢复健康,并改善湿疹。若瘙痒情形十分明显,或是患部经常得碰水,则应不定时涂抹乳液,以防止患部过于干燥而脱屑。(延伸阅读:勤洗手皮肤太干燥?7招治疗皮肤干裂)
避开过敏原:避免皮肤接触到过敏原或刺激物质,如香水、化妆品、清洁剂等,也能改善肤况、降低罹患湿疹可能。另外也建议民众可使用温和或天然的沐浴乳、洗洁精等,以减少皮肤所受的刺激。
(图片授权: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