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违建治理:你家被拆了吗?
小区违建治理:你家被拆了吗?
你家被拆了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区违建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个难题。从北京建国门街道的快速反应,到上海闵行区的物业监管,再到回天地区的综合治理,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违建治理的新模式。
从发现到拆除:建国门街道的快速反应
2024年4月30日,北京建国门街道行政执法队接到群众举报,反映顶银胡同7号院直管公房院落内有人正在违规搭建房屋。执法队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经调查核实,当事人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属于擅自搭建违法建设。
考虑到五一假期期间无法进行产生噪音的扰民作业,执法队采取了灵活应对措施:加强巡查监督,每日三次巡查,一旦发现动工立即责令停工并依法暂扣施工工具。假期结束后,街道执法队会同社区、京城物业联合约谈该户居民,耐心解释违法建设行为及处置的相关法律法规,最终赢得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同意拆除该新生违建。
物业公司的责任:闵行区的案例通报
在上海闵行区,城管执法部门通过典型案例通报,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监管。根据《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物业服务企业若未对业主的违法行为予以劝阻,或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将面临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2024年,闵行区有多家物业公司因未及时报告违建行为而受到处罚。例如,闵行区虹梅路3333号小区、新镇路1258弄和航东路750弄的物业服务企业,分别被处以6000元、5000元和1000元的罚款。这些案例表明,物业公司在违建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切实履行巡查和报告职责。
综合治理新模式:回天地区的成功经验
在北京回天地区,通过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和科技赋能等手段,成功破解了违建治理难题。回天地区建立了“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和“四分法”、“1+5”指导工作模式,有效打通了征求民意、推进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在多方参与方面,回天地区累计办理了12345诉求8万余件,两网诉求1400余件。通过拆除违法群租房3636套、处理违停21.5万余起、立案处罚占道经营等相关违法行为5221起等措施,有效维护了社区的治安和秩序。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尽管各地在违建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执法管理化可能导致法律解构和执法权威削弱,实践中存在选择性执法、弹性执法等问题。此外,部分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不到位,也给违建治理带来一定困难。
未来,违建治理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加强执法力度。同时,应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通过科技赋能提升治理效能,实现精细化管理,也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小区违建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物业、居民等多方共同努力。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有效遏制违建行为,营造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