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技赋能,文山三七种植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技赋能,文山三七种植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引用
人民网
10
来源
1.
http://yn.people.com.cn/n2/2024/1231/c378439-41093342.html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pc/content/202412/31/content_30049188.html
3.
https://mall.ifeng.com/c/8e6Nl9NIIgc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10A049LH00
5.
http://yn.people.com.cn/n2/2024/1106/c378439-41033207.html
6.
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5-01-24/doc-inehapit4953897.shtml
7.
https://www.yndaily.com/html/2024/yunxinwen_1114/130574.html
8.
https://www.china37.net/sqhc/wsmh/
9.
https://www.yndaily.com/html/2024/yunxinwen_1121/130728.html
10.
http://www.yn.chinanews.com.cn/news/2024/0308/75803.html

“北人参,南三七”,作为与人参齐名的中药材,三七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誉为“金不换”。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这片被誉为“中国三七之乡”的土地上,三七的种植历史已有400多年。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文山三七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优化,不仅提高了产量,更确保了品质。

01

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

文山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独特的地理环境为三七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海拔1500-1800米,属于北纬23.5度的黄金种植带,年均降水量充足,日照条件良好,非常适合三七的生长。此外,文山特有的红土地质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种出的三七块茎密度紧实,皂苷含量稳定,品质上乘。

02

科技创新引领种植技术升级

遮阳网覆盖技术

三七对光照条件要求苛刻,既不能强光直射,又需要充足的漫射光。过去,农民用玉米秆、树叶搭建遮阳棚,透光不均匀且易引发火灾。如今,成片的黑色遮阳网已成为三七种植的标准配置。这种遮阳网不仅能精确控制光照强度,还能有效防止火灾,大大提高了三七的出苗率和存苗率。

起垄种植与排水管理

为了防止雨季积水导致根腐,文山三七种植普遍采用起垄种植方式。种植户会在二三十度的斜坡上开垦梯田,每垄之间留有排水沟,确保雨水能及时排出。同时,在垄面上铺上松针,既能保持土壤湿度,又能抑制杂草生长,为三七创造一个温暖潮湿的生长环境。

土壤处理技术

针对三七种植中常见的连作障碍问题,文山州积极研发土壤处理技术。例如,棉隆熏蒸技术能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提高土壤氮和有效磷的利用率,克服连作障碍。目前,全州已推广老地复种4万余亩,三七轮作年限从20年以上成功缩短到5年。

数字化管理平台

在云南七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数智化指挥中心,一块巨大的数字屏幕实时显示着三七种植基地的环境和气象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工作人员可以随时监测采光、温度、湿度等关键指标,并根据数据调节遮阳网密度,实现精准管理。这种“数据驱动”的种植模式,不仅提升了三七的产量和质量,还建立了全产业链的质量追溯体系,确保每一株三七都可追溯源头。

03

连作障碍的突破性解决方案

连作障碍一直是制约三七产业发展的难题。传统种植模式下,同一地块需要休耕15-20年才能再次种植三七,这不仅限制了种植规模,也增加了种植户寻找土地的难度。近年来,文山州在连作障碍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 无土栽培技术: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公司于2021年开始进行三七无土栽培技术研究。与传统种植方法相比,无土栽培的三七展现出显著优势,目前该技术已进入试种阶段。

  • 土壤修复技术:通过生物修复和化学修复相结合的方式,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有效缓解连作障碍。

  • 林下有机种植:利用森林环境的自然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实现可持续种植。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三七的轮作年限从20年以上缩短到3-5年,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为种植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04

未来展望

从“靠天种地”到“靠科技种地”,文山三七种植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凝聚着科研人员和种植户的智慧与汗水。如今,文山三七的产量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每亩80公斤增长到每亩200公斤以上,实现了近4倍的增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山三七的种植技术将更加完善,产量和品质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这颗“金不换”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