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同济医院专家:心梗患者如何做好营养管理?
上海市同济医院专家:心梗患者如何做好营养管理?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心血管疾病,不仅需要及时的急救诊疗,更需要科学规范的康复治疗。据上海市同济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心脏康复科主任沈玉芹介绍,心梗患者在急救后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其中营养管理是关键环节之一。
营养管理:心脏康复的重要一环
心肌梗死后的康复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药物治疗、运动康复、心理干预、营养管理和风险因素控制等多个方面。其中,营养管理的作用不容忽视。合理的营养摄入不仅能帮助患者恢复体力,还能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
科学制定营养处方
营养处方的制定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活动量、合并症等因素。一般来说,心梗患者需要遵循以下营养管理原则: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肪蛋白质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建议每天摄入5份蔬菜和水果,选择瘦肉、鱼类和豆制品作为蛋白质来源。
控制总热量: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心脏康复至关重要。医生或营养师会根据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和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并据此制定饮食计划。
限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应避免食用动物内脏、肥肉、奶油等高脂食物,选择植物油代替动物油。
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脂,预防便秘。建议多吃燕麦、糙米、豆类和新鲜蔬菜。
控制盐的摄入:过多的盐分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
保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维生素C、E和钾、镁等,这些营养素对心脏健康非常重要。
日常饮食注意事项
除了遵循上述营养原则外,心梗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增加胃肠道负担。
- 避免过饱:过饱会增加心脏负担,建议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
- 限制饮酒和咖啡因:酒精和咖啡因会刺激心脏,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
-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但要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
-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的食物。
同济医院:心脏康复的先行者
上海市同济医院在心脏康复领域具有深厚的积淀。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心脏康复的单位之一,该院建立了完善的康复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脏器康复品牌。医院心脏康复科主任沈玉芹教授表示,科学的营养管理是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根据患者的饮食结构和营养风险制定个性化方案。
科学营养助力重返健康生活
心肌梗死后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营养管理,配合药物治疗和运动康复,患者可以更好地恢复心脏功能,降低再次发病的风险,重返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