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肥胖怎么办?内脏脂肪堆积的原因及危害全解析
腹部肥胖怎么办?内脏脂肪堆积的原因及危害全解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腹部肥胖成为许多中老年人的困扰。尤其是内脏脂肪的堆积,不仅影响外观,更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的区别、内脏脂肪堆积的原因及危害,并提供科学的预防和改善建议。
注重健康的中老年层最大的苦恼是"肚皮肉" 腹部赘肉怎么努力也减不下来。 相反,如果喝几次酒,腹部赘肉就会进一步增加,变成"大肚子" 如果发胖,首先腹部会堆积脂肪。 腹部肥胖根据体内脂肪堆积在哪里,分为"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 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的正确诊断和比率可以通过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确认。
皮下脂肪顾名思义就是指皮下的脂肪,对健康的影响较小。 一般来说,女性较多的皮下脂肪摸上去很软,手指很厚。 皮下脂肪围绕腹部,故称肋肉或"腹围火腿"。 内脏脂肪是堆积在胃或小肠等脏器旁的脂肪,如果堆积得超过需要,就会形成肚子凸出的体型。 这就是所谓的"啤酒肚"。 这不是因为喝了很多啤酒,所以叫啤酒肚,而是因为胖乎乎的肚子与啤酒桶相似,所以叫啤酒肚。 内脏脂肪堆积在腹内脏器周围,不容易脱落。
长期研究肥胖及代谢综合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日本京都医疗中心预防医学研究室的坂根直树室长在《日本经济新闻》中解释说:"如果男性腹围超过85厘米,女性腹围超过90厘米,内脏脂肪堆积3公斤,单面积100 ㎠以上的可能性很高","内脏脂肪会根据我们平时用嘴吃的食物、喝的饮料来决定其量"。 日本和韩国不同,考虑到女性皮下脂肪比男性多,即使是同样的内脏脂肪面积,腰围也会变大,因此女性的腹围标准比男性高5厘米以上。 韩国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之一的腰围男性为90厘米以上,女性为85厘米以上。
内脏脂肪是如何在吃喝时容易堆积的呢? 首先可以举酒席,像最近这样户外活动增加,暴饮暴食和饮酒频繁的话,体重会增加。 送年会、新年酒席较多的年末年初也是如此。 因体重增加而变厚的腹部很难恢复原状。 原因是"酒精"和酒桌上的"下酒菜"
坂根室长指出:"酒精摄取本身具有积累内脏脂肪的功能。"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皮质醇荷尔蒙被称为压力荷尔蒙,如果分泌过多,就会进行脂肪堆积。 皮质醇慢性增加的原因有吸烟、忧郁症和过度摄取酒精。 事实上,日本滋贺县从2006年到2008年对998名40~79岁的日本男性进行了酒精摄取量、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的积累调查,结果显示,每周酒精摄取量(乙醇换算成g)越多,内脏脂肪越多,但与皮下脂肪没有显著关联。 也就是说饮酒量和内脏脂肪堆积量是有关联的。 腹部内脏脂肪、皮下脂肪面积采用CT检验进行计量,每周饮酒量采用问卷调查,分为5组进行分析。 喝酒时吃什么下酒菜对内脏脂肪的积累也很重要。 在材料上腌制或者直接沾上淀粉或面粉后炸制的食物是下酒菜的"坏组合"。 酒精和高油炸结合才是增加内脏脂肪的罪魁祸首。 油炸食品味道鲜美,与酒的搭配也很好,容易导致暴饮暴食。 在德国进行的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如果同时摄取酒精和高脂肪食品,会积累内脏脂肪,诱发炎症,促进肝硬化的肝纤维化。
过量饮酒勾起想吃又咸又甜食物的欲望。 喝酒的话,在分解酒精的过程中,身体需要盐分和糖分。 结束酒席后,为了解酒而寻找方便面或甜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像这样,酒会不知不觉地通过酒精和下酒菜及醒酒摄取很多能量(卡路里)。 这就是为什么如果不想增加内脏脂肪,就要戒酒(禁酒)或节酒(酒)的原因。
那么内脏脂肪过多为什么不好呢。
一般认为"脂肪不好,肥胖是疾病",但这是误会。 男性体重的15%至25%是脂肪。 虽然女性看起来苗条,但脂肪超过50%的人也很多。
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也有各自的作用。 皮下脂肪起到缓解外部冲击的气垫作用,保护身体免受热或寒冷的影响。 内脏旁边的内脏脂肪可以维持器官的正确位置,保护器官,起到移动身体的能量储存库的作用。
但如果脂肪堆积得超过需要,就会导致"肥胖"。 肥胖是BMI(Body Mass Index:体质指数: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的平方(平方米)的值)在25以上,但不一定被视为治疗对象。 但是,如果内脏脂肪过度堆积或暴露在疾病中的可能性较高,可以考虑进行治疗。
日本肥胖学会表示,BMI在25以上,肚脐高的腰围男性在85厘米以上,女性在90厘米以上,或者BMI在25以上,△糖耐量障碍(第2型糖尿病)△脂质异常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痛风)△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塞、心绞痛)△脑梗塞△非酒精性脂肪肝△月经异常(女性不孕症)△闭锁性睡眠呼吸暂停症、心绞痛等与11个关节有关的疾病。 与此同时,与肥胖与否无关,男性腰围85厘米以上、女性腰围90厘米以上、血压、血糖、脂质数值中有2个以上超过标准值时,也被诊断为代谢综合症。 代谢综合症的问题不是"从身高和体重的均衡来看肥胖(BMI 25以上)",而是内脏脂肪堆积过多。 内脏脂肪的积累不仅仅是肚子凸出的体型,还会导致老化,对动脉硬化、糖尿病、脑梗塞等多种疾病产生负面影响。
坂根室长解释说:"最近的研究表明,内脏脂肪细胞分泌的生理活性(炎症)物质脂肪因子是连接肥胖、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的因素,因此备受关注。" 脂肪因子是脂肪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总称。 到目前为止,脂肪组织被认为是单纯将剩余能量储存为中性脂肪的地方。
但是1990年代发现了阿迪福卡因和炎症的关系,在内脏脂肪堆积、各种疾病的发生中,阿迪福卡因起到了中心作用。
坂根康弘表示:"阿迪波卡因存在对身体产生良好影响的'善玉'和产生恶劣影响的'惡玉'。" 例如,坏珠子(恶玉)之一的血管紧张素原会使血压上升。 TNF-α或抵抗素会恶化将糖转化为能源的胰岛素功能(提高胰岛素抵抗性),使血糖值上升。 PAI-1很容易制造血栓。 通过这种作用,提高心肌梗塞或脑中风等与生命相关的疾病的危险,这就是内脏脂肪的可怕。
脂肪细胞还会分泌向大脑传达"不要再吃了"信号的瘦素。 如果这种瘦素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当然很好,但如果脂肪堆积过多,瘦素就会过剩,饱腹中枢的反应就会变得迟钝。
另外,由于瘦素会激活交感神经,过量的瘦素会使血压上升。 特别是内脏脂肪堆积的话,抑制动脉硬化的好的脂联素就会减少。
内脏脂肪在腹部以外的其他脏器中堆积的"异性脂肪"增加也是一大问题。 异位性脂肪在胰腺、心脏、肝脏、肾脏、肌肉等原本不应该存在脂肪组织的部位堆积脂肪,也被称为"第三脂肪" 异位性脂肪除非进行视频检查,否则不能在外面看到。 例如,如果堆积在肝脏上,就会变成"脂肪肝",如果堆积在心脏上,就会出现"动脉硬化",导致心肌梗塞或心力衰竭。 如果堆积在胰腺中,胰岛素分泌就会下降,成为糖尿病。 如果舌根部附着异位性脂肪,空气通过的气道就会变窄,成为"睡眠呼吸暂停症"的原因。 因此,如果在睡觉时反复打呼噜,就要怀疑是异位性脂肪。
经确认,异位性脂肪也会因酒精的摄取而增加。 根据2023年9月发表在国际学术杂志上的论文(J Am Heart Assoc. 2023 Sep 19;12:e030470),6756名动脉硬化患者(男女平均年龄62.1岁)的酒精摄入量与心膜、肝、皮下、内脏、肌肉中积累的异脂肪相关性,通过CT检查发现过量饮酒组(每天2杯以上)比轻度(每天1杯以下)及中度(每天1~2杯)饮酒组增加,异脂肪在心脏、肝脏肌肉中积累。
女性一般皮下脂肪较多,主要集中在下腹部,属于"西洋腹腹部肥胖",但绝经后,因女性荷尔蒙减少,内脏脂肪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在外形上都不显胖的体型,如果肚子鼓起来,内脏脂肪增加的可能性也很大。 内脏脂肪要通过CT确认才能准确,但可以自行测量腰围。
用肚脐的高度测量腰围是正确的。 但是,腹部脂肪堆积,肚脐向下时,要测量肋骨和骨盆的中间位置。 卷尺在肚脐位置水平缠绕,双臂自然下垂,呼气时测量。 坂根室长建议道:"男性腰围在85厘米以上,女性腰围在90厘米以上时,应该怀疑内脏脂肪型肥胖,即内脏脂肪堆积过多","应该通过运动和调节饮食来维持适当的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