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后沾黏的真相大揭秘!
剖腹产后沾黏的真相大揭秘!
小美是一位二胎妈妈,剖腹产生下大宝后恢复得很好。然而,当她再次怀孕并选择剖腹产时,却在术后出现了持续的腹痛和消化不良。医生检查后发现,这是由于上次手术后肠道与子宫发生了粘连,导致了沾黏性小肠阻塞。这个意外让小美不得不接受第二次手术,不仅延长了恢复时间,还增加了不少痛苦。
什么是剖腹产后沾黏?
剖腹产后沾黏,医学上称为“沾黏性小肠阻塞”(Adhes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ASBO),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它发生在大约60%以上的腹部手术患者身上,特别是在剖腹产这种需要直接切开腹腔的手术中。
沾黏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当我们的身体经历手术创伤时,会启动自然的愈合反应。在这个过程中,腹膜(覆盖在腹腔内壁和器官表面的薄膜)受到损伤,身体会派出“修复工人”——纤维母细胞来修补伤口。然而,这些纤维母细胞在工作时会产生一些“建筑垃圾”,这些垃圾如果没有被及时清理,就会在不同的组织之间形成粘连,就像胶水一样把不应该连接的部位粘在一起。
沾黏的表现和危害
沾黏的症状可能因人而异,轻者可能完全没有感觉,重者则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常见的症状包括:
- 腹痛:可能是间歇性的隐痛,也可能是持续性的剧痛
- 呕吐:由于肠道阻塞,食物无法正常通过
- 腹胀:肠道内容物积聚导致腹部膨胀
- 便秘:排便困难或完全无法排便
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沾黏的位置和程度。轻微的沾黏可能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但严重的沾黏可能导致小肠部分或完全阻塞,影响肠道功能,甚至需要再次手术。
更令人担忧的是,沾黏还可能带来长期的健康隐患。例如,它可能导致慢性骨盆腔疼痛,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在极端情况下,如果沾黏影响到生殖器官的功能,还可能导致不孕。
如何预防剖腹产后沾黏?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对于剖腹产后沾黏,我们有哪些预防措施呢?
手术中的预防
使用防沾黏敷料:医生可以在手术中使用特殊的敷料,如玻尿酸片,来隔离可能粘连的组织。这种敷料会在术后几周内被人体自然吸收,不会残留。
精细的手术操作: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和先进的手术方式(如腹腔镜手术)可以减少组织损伤,降低沾黏风险。
彻底的腹腔清洗:手术结束前,医生会仔细清洗腹腔,去除多余的血液和组织碎片,减少粘连的机会。
术后的护理
尽早下床活动:传统的观念认为术后应该多休息,但现代医学发现,尽早下床活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沾黏的机会。
合理的饮食调整:术后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初期以流质食物为主,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和普通饮食。保持高蛋白摄入有助于伤口愈合,同时要避免便秘。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长时间不动会增加组织粘连的风险,因此要定时变换体位。
如果发生了沾黏怎么办?
如果不幸发生了沾黏,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包括禁食、鼻胃管减压、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症状,让肠道得到休息。
手术治疗:如果非手术治疗无效,或者出现严重的肠梗阻,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手术的目的是分离粘连的组织,恢复肠道通畅。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本身也可能带来新的沾黏风险。
剖腹产后沾黏是一个需要重视但不必过分担忧的问题。通过了解其成因、表现和预防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配合医生,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降低这一并发症的风险。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准备进行剖腹产手术,不妨与医生详细讨论这些预防措施,为自己和宝宝的健康多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