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又出事了!乘机安全指南
充电宝又出事了!乘机安全指南
2024年11月30日,四川航空3U8925航班从成都飞往厦门途中,因一名乘客携带的充电宝冒烟,机组果断决定备降桂林。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充电宝航空安全的警钟。
乘机携带充电宝,这些规定你必须知道
根据中国民航局的规定,乘客携带充电宝乘机需严格遵守以下要求:
- 容量限制:
- 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的充电宝可直接随身携带。
- 额定能量在100Wh至160Wh之间的充电宝,需经航空公司批准后方可携带,且每人限带两块。
- 严禁携带额定能量超过160Wh的充电宝。
标识清晰:充电宝必须有清晰的标识,显示其额定能量、电压和容量等参数。模糊或缺失标识的充电宝将被禁止携带。
携带方式:充电宝只能作为手提行李或随身携带,不得托运。这是为了避免货舱内复杂环境对充电宝安全的影响。
使用规定:飞行全程中禁止使用充电宝为设备充电,并确保充电宝处于关闭状态。客舱气压变化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品牌选择:建议购买正规品牌的充电宝,避免无生产日期、无合格证明及无品牌信息的“三无”产品。
充电宝为何会成为“危险品”?
近年来,充电宝起火爆炸事件时有发生。2024年10月,上海虹桥机场一航班在下客时就发生了充电宝自燃事件,一名乘客的书包突然起火,火势迅速变大,燃起滚滚浓烟,密闭的廊桥被浓烟灌满,导致旅客恐慌。
充电宝之所以会成为“危险品”,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无法散热:在高温、密闭环境下使用,如放在被子、盒子等不利于散热的环境中,容易引发自燃。
过度充电:长时间充电不仅会减少充电宝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导致内部电路故障,引发爆炸。
劣质产品:一些劣质充电宝采用低质量的电芯和电路板,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摔碰挤压:在运输过程中,如果充电宝受到摔碰或挤压,可能会造成内部零件错位、电芯泄漏,从而引发爆炸。
频繁使用:频繁使用充电宝会加速其老化,增加爆炸风险。
如何安全携带充电宝乘机?
选择正规产品:购买时认准正规品牌,检查产品是否有完整的标识信息,包括额定能量、电压和容量等参数。
正确计算额定能量:如果充电宝上没有直接标注额定能量(Wh),可以通过公式计算:Wh = V x mAh / 1000。例如,一个20000mAh、5V的充电宝,其额定能量为100Wh,符合携带标准。
做好物理防护:将充电宝放入专用保护套中,避免与其他金属物品接触,防止短路。
随身携带不托运:充电宝只能作为手提行李或随身携带,不得办理托运。
飞行全程关闭电源:登机后应立即关闭充电宝电源,全程不得使用。
推荐几款符合航空规定的充电宝
西圣PB磁吸充电宝:10000mAh容量,支持无线15W和有线20W快充,采用高品质材料,轻巧便携(204g),符合国际空运标准。
公牛PB6202:20000mAh设计,支持多设备同时快充,磨砂皮纹外壳,重量约330g,耐用性强。
倍思Magsafe移动电源:10000mAh容量,小巧轻便,LED电量显示,磁吸技术方便充电,硅胶材质防滑舒适。
安全无小事,尤其是在航空出行中。了解并遵守充电宝携带规定,选择正规产品,正确使用和存放,才能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希望每位旅客都能重视充电宝的安全问题,让每一次出行都平安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