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佛教文化的千年传承与现代演绎
斯里兰卡:佛教文化的千年传承与现代演绎
斯里兰卡,这个被誉为“印度洋明珠”的热带岛国,不仅是美丽的海滨度假胜地,更是一座承载着两千多年佛教文化的宝库。作为上座部佛教(南传佛教)的重要中心,斯里兰卡的佛教文化不仅体现在众多精美的寺庙中,更深深融入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
康提圣城:佛教文化的物质载体
在斯里兰卡中部的群山之中,有一座海拔488米的山谷,这里就是著名的康提圣城。作为斯里兰卡最后的王国首都,康提不仅是政治中心,更是佛教文化的圣地。1988年,康提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
康提古城的城市规划独具匠心,围绕两块空地展开:纵长地带的老城行政大楼和四边形的人工湖。湖北岸的白石防御墙内,坐落着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佛牙寺。这座寺庙紧邻王宫,建在长方形花岗石基上,奶白色的墙体与红瓦大檐顶相映成趣。虽然外观并不奢华,但内部装饰却极为讲究。
底层大厅由26根大木柱和花岗石岩柱支撑,木柱、木梁、四周墙壁及天花板上均绘有反映佛祖生平的精美壁画。二层楼上分为几个展室,其中最神圣的是专门供奉佛牙的佛牙室。这颗佛牙舍利被视为斯里兰卡的镇国之宝,据传公元317年从印度传入,象征着王权的合法性。
除了佛牙寺,康提还保留了许多其他重要的佛教建筑。玛尔瓦特精舍群是斯里兰卡最大的经学院,被称为普什帕拉玛,是佛教徒修行、研经和居住之所。这些佛教建筑自其创始至今一直都在使用,见证了斯里兰卡佛教文化的延续。
卫塞节:佛教文化的盛大庆典
每年五月的月圆之日,是斯里兰卡最重要的佛教节日——卫塞节。这一天,成千上万的佛教徒会聚集在康提圣城,庆祝佛陀的诞生、成道和涅槃。2024年5月25日,一场盛大的卫塞节庆祝活动在斯里兰卡驻华大使馆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僧人和居士共同参与了这场盛会。
斯里兰卡民主共和国国师强帝玛尊者在致辞中强调了卫塞节的重要性。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常藏大和尚也发表了致辞。活动的高潮是梵呗歌手佟佳霖霖演唱的《心经》,她那虔诚、庄严的歌声在释迦牟尼佛陀的舍利前回荡,将整个庆典推向高潮。
夜幕降临,彩灯和巨大的灯笼被点亮,整个康提圣城沉浸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不论行业、不论地区、不论是何宗教信仰,一年一度的佛牙节都会吸引来自各地游客驻足参与。这种全民参与的盛况,充分展现了佛教文化在斯里兰卡社会中的深远影响。
佛教文化:生活与交流的纽带
佛教文化不仅体现在宗教仪式和节日庆典中,更深深融入了斯里兰卡人的日常生活中。从清晨的诵经到黄昏的祈祷,从寺庙的壁画到民间的艺术,佛教元素无处不在。康提的民间土风舞和魔舞,都是根据斯里兰卡神话编成,每逢喜庆佳节,人们载歌载舞,长幼同欢。
佛教文化也成为斯里兰卡与其他国家交流的重要纽带。历史上,斯里兰卡与中国就有深厚的佛教渊源。晋代高僧法显曾在此遍访诸寺,取回佛教经典并著有《佛国记》。明代郑和下西洋时,还在斯里兰卡留下了“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成为两国友好往来的见证。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斯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往来和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日益密切。科伦坡港口城和汉班托塔港等项目,不仅为斯里兰卡带来了经济活力,也成为两国佛教文化交流的新平台。
斯里兰卡的佛教文化,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照亮了这个国家的精神世界,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在康提圣城的佛牙寺,在每年的卫塞节庆典中,在斯里兰卡人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这份古老而鲜活的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