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套路贷:犯罪手法与防范要点
揭秘套路贷:犯罪手法与防范要点
“套路贷”是一种以借贷为名,通过各种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近年来,套路贷案件频发,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甚至导致一些受害者家破人亡。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揭示套路贷的典型手法和特征,帮助读者提高警惕和防范意识。
套路贷的典型手法
套路贷犯罪分子通常会通过以下几种手法实施犯罪:
1. 制造民间借贷假象
犯罪分子往往以“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公司”“咨询公司”“担保公司”“网络借贷平台”等名义对外宣传,以低息、无抵押、无担保、快速放款等为诱饵吸引被害人借款。随后,他们会以“保证金”“行规”等虚假理由诱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签订金额虚高的“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
2. 制造资金走账流水等虚假给付事实
犯罪分子会按照虚高的“借贷”协议金额将资金转入被害人账户,制造已将全部借款交付被害人的银行流水痕迹。随后,他们便会采取各种手段将其中全部或者部分资金收回,被害人实际上并未取得或者完全取得“借贷”协议、银行流水上显示的钱款。
3. 故意制造违约或者肆意认定违约
犯罪分子往往会以设置违约陷阱、制造还款障碍等方式,故意造成被害人违约,或者通过肆意认定违约,强行要求被害人偿还虚假债务。
4. 恶意垒高借款金额
当被害人无力偿还时,犯罪分子会安排其所属公司或者指定的关联公司、关联人员为被害人偿还“借款”,继而与被害人签订金额更大的虚高“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通过这种“转单平账”“以贷还贷”的方式不断垒高“债务”。
5. 软硬兼施“索债”
在被害人未偿还虚高“借款”的情况下,犯罪分子会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者采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向被害人或者被害人的特定关系人索取“债务”。
套路贷案例分析
甘肃兰州特大套路贷案件
2019年3月,兰州警方出动600多名警力打掉了一个特大“套路贷”犯罪集团,抓获嫌疑人253人,查封涉嫌非法放贷APP和网站1317个。这个犯罪组织非法放贷累计金额达62.73亿元,获利28亿余元。主犯王焘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房屋买卖套路贷案件
周某某以房屋买卖为由哄骗张某、沈某向案外人借款,并收取高额费用。款项交付后,周某某又采取各种手段将资金收回,后安排关联人员为张某、沈某偿还借款,继而导致张某与关联人员又签订金额更大的借贷协议或房屋买卖协议,不断垒高债务。因张某无力偿还,周某某又安排关联人员为张某提供“过桥资金”,并要求沈某提供担保。因沈某无力偿还,周某某起诉要求沈某偿还本息。法院经审理认为,周某某的行为符合套路贷特征,可能涉嫌犯罪,裁定驳回起诉。
套路贷的危害
套路贷不仅严重侵害了被害人的财产安全,还可能导致被害人陷入无尽的债务漩涡,甚至危及生命。在甘肃兰州的案件中,有89人因逼债催收而自杀身亡,充分暴露了套路贷的残酷性和危害性。
如何防范套路贷
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如有借款需求,请选择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进行咨询和办理。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办理贷款业务时,应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充分了解借款条件,关注借款业务真实息费水平,警惕诱导性营销宣传说辞。
保护个人信息:妥善保管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账户密码、验证码、个人生物识别等信息。在办理网络贷款业务时,拒绝陌生人“共享屏幕”要求,避免将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交由他人操作,谨慎进行信息授权行为。
理性消费:树立理性消费观,选择适当产品,避免冲动交易,合理借贷,维护个人良好信用。
及时报警:一旦发现可能陷入套路贷,应立即报警,并寻求法律援助。
套路贷是严重的犯罪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防范套路贷的侵害。同时,也要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学习,提高风险意识,选择正规金融机构,理性借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