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音乐疗法:抑郁症治疗的新选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音乐疗法:抑郁症治疗的新选择

引用
科学网
7
来源
1.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8/527928.shtm
2.
https://www.whsdhyy.com/wap/news_list.aspx?channel_id=7&classid=57&id=7682
3.
http://www.yinbolvdong.com/zixun/6.html
4.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52642
5.
https://www.msweekly.com/show.html?id=154993
6.
https://www.musictherapy5.com/
7.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63551

抑郁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2.8亿人患有抑郁症。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在传统药物治疗之外,音乐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非药物治疗方法,近年来在抑郁症治疗领域展现出显著的效果。

01

音乐疗法的科学原理

音乐疗法并非简单的音乐欣赏,而是一种基于科学原理的专业治疗方法。其核心机制在于通过有规律的声波频率变化刺激大脑皮质,调节神经递质和脑电活动,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脑波音乐治疗

脑波音乐治疗是音乐疗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依据神经生物学的生物反馈原理和脑波同步原理,利用生物信息模拟技术,编制出特殊的声、光、电信号。这些信号分别作用于人的听觉、视觉等感官,通过声、光、电信号频率的节律变化,影响、调节人体的神经递质、脑电活动水平及兴奋程度,从而达到改善脑功能的目的。

具体来说,当人体受到这些节律性刺激后,大脑皮层会产生相应的“诱发电位”,当刺激连续重复呈现并满足一定的规则时,会引起大脑对刺激频率的“共振”,产生与外界刺激信号频率相近的脑波,即脑波跟随反应,从而达到调节脑波的目的。这种疗法不仅能改善睡眠质量,还能缓解焦虑紧张,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激发创造力和学习能力,改善身心健康。

体感振动音乐

体感振动音乐则是另一种创新的音乐疗法形式。它通过提取、放大音乐中的低频部分(通常是16—150HZ),并将这些低频信号转换为物理振动,作用于人体的骨骼、肌肉、经络、血液等,从而实现全身感知。这种振动与音乐的旋律、节奏同步,使人在听音乐的同时体验到一种全身按摩的感觉。

体感振动音乐沙发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现代音乐疗法与物理振动的结合。它通过提取、放大音乐中的低频部分(通常是16—150HZ),并将这些低频信号转换为物理振动,作用于人体的骨骼、肌肉、经络、血液等,从而实现全身感知。这种振动与音乐的旋律、节奏同步,使人在听音乐的同时体验到一种全身按摩的感觉。沙发内置了音乐震动振子、环绕高保真音响系统等技术设备,以确保低频音乐振动与聆听同步进行,为患者带来沉浸式的音乐体验。

这种疗法的主要作用包括:

  1. 促进放松与理疗:深度放松人体,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减轻疼痛。
  2. 改善情绪与心理健康:激活大脑中的情感脑,帮助调节情绪,改善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
  3. 辅助康复治疗:在康复医学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它可用于特殊儿童(如脑瘫、自闭症等)的家庭康复,快速缓解其焦虑、紧张等情绪,并改善肌肉问题。同时,对于成人的一些慢性疾病(如中风后遗症、帕金森综合症等)也有辅助康复作用。
  4. 提升睡眠质量:通过舒缓神经紧张,促进深度睡眠,帮助人们获得更高质量的休息。
02

临床研究证据

音乐疗法的效果已得到科学研究的证实。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孙伯民、崔文国的研究团队通过脑电波测量和神经成像技术,揭示了西方古典音乐对大脑的积极影响。该研究发表在《细胞报告》杂志上,为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研究团队招募了13名抗治疗性抑郁症患者,他们的大脑中已经植入了电极,用于进行深部脑刺激。这些植入物被放置在连接前脑两个区域——终纹床核(BNST)和伏隔核(NAc)的回路中。借助这些植入物,研究人员发现,音乐产生抗抑郁效果是通过同步听觉皮层(负责处理感觉信息)和奖励回路(负责处理情感信息)之间的神经振荡实现的。

“BNST-NAc回路,有时被称为‘扩展杏仁核’的一部分,这强调了该回路与杏仁核之间的密切关系,杏仁核是情感信息处理的中心结构。”孙伯民说,“这项研究表明,音乐通过听觉同步,诱导皮层- BNST-NAc回路神经振荡的三层锁定。”

研究中的患者被分为两组:低音乐欣赏和高音乐欣赏。结果显示,高音乐欣赏组的神经同步性更显著,抗抑郁效果更好,而低音乐欣赏组的效果更差。通过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人员能够更精确地研究音乐的抗抑郁机制,并提出个性化的音乐治疗方案,以改善治疗效果。例如,当在音乐中插入θ频率噪声以增强BNST-NAc振荡耦合时,低音乐欣赏组的患者报告了更高的音乐享受。

研究人员表示,实验中使用了几首西方古典音乐。之所以选择这种类型的音乐,是因为大多数参与者都不熟悉它们,研究人员希望避免任何可能因主观熟悉而产生的干扰。“我们的结论是,正式聆听过程中的音乐选择是个性化的,与音乐的情感背景无关。”孙伯民说。

03

实际应用案例

在实际医疗环境中,音乐疗法已展现出其独特价值。在UVA Health医院,一位名叫Kyle Clements的浸信会牧师通过音乐志愿服务,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了重要的情感支持。

Clements的生活因一场严重的摩托车事故而改变,事故不仅让他腿部受伤,还让他被诊断出淋巴瘤。与此同时,他的妻子也被确诊为子宫癌,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双重的打击。然而,正是这样的逆境让Clements与音乐重新建立了深厚的联系。在医院的走廊里,他遇到了正在弹钢琴的二年级学生Samantha Wang,二人的相遇成为了音乐疗愈的开端。Clements开始自愿为医院的患者和访客演奏音乐,他的音乐不仅是娱乐,更成为了他与他人建立情感连接的桥梁。

Clements的演出不仅为周围的人带来了欢乐,也为他自己提供了一个宣泄情感的出口。在经历了巨大的个人挑战后,他通过音乐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力量。LaDelle Gay,UVA Health大堂音乐项目的协调员,指出Clements是仅有的在接受治疗时仍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人之一,这凸显了他的贡献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音乐疗法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它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还能在医院环境中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无论是通过现场演出,还是通过移动应用程序,音乐都在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的同时,帮助他们在逆境中找到希望与力量。

04

音乐疗法的未来展望

音乐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其优势在于无创、无依赖性、副作用小。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音乐疗法有望在抑郁症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未来,通过与临床医生、音乐治疗师、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合作,我们可以期待开发出更多基于音乐疗法的数字健康产品,如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和可穿戴设备等。这些产品将整合个性化音乐推荐、实时情绪监测和反馈,以及虚拟现实多感官体验,为日常生活中的情绪管理和改善症状提供方便有效的自助工具。

音乐疗法不仅是一种治疗手段,更是一种人文关怀的体现。它通过音乐的共鸣,帮助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音乐疗法有望成为抑郁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患者带来更全面、更人性化的治疗体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